刺青看體質 蟹足腫恐變浮雕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汪芷安報導

穿耳洞刺青是許多時下追求潮流年輕人都有過的經驗,一名23歲的王先生3個月前在上臂右側刺下回圈交織出的文字,用以紀念對自己有意義日子不料傷口癒合時,邊緣內上疤痕增厚、變紅、變硬的現象,導致他的右手臂留下一塊紅腫難看的疤痕,因範圍隨着時間逐漸擴大,還有疼痛搔癢的症狀,讓他苦不堪言,前往求診醫師確診爲蟹足腫

▲蟹足腫體質刺青 恐變浮雕(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皮膚科醫師表示,蟹足腫好發部位前胸肩膀、上臂、下巴耳垂,青春期後一直到30、40歲都是容易好發年紀,因爲這時細胞增生的能力較強,所以遇到一些刺激或是長期慢性發炎就會過度反應,形成肥厚性疤痕或蟹足腫。

該如何分辨肥厚性疤痕與蟹足腫?肥厚性疤痕只侷限原本受傷的部位,1-2年沒治療疤痕也會慢慢退下去;蟹足腫特點是傷口以外的地方會過度增生,隨着時間擴大不會消除,疤痕比傷口或發炎的地方更寬、超過傷口之外像腫瘤一樣。蟹足腫有時會伴隨着疼痛與癢感,尤其在傷口的邊緣處,是蟹足腫向正常組織擴張造成的發炎現象所導致的症狀。

有蟹足腫體質的人去刺青,因傷及真皮層造成傷口在癒合時,會有突起的組織增生,就會提高發生機率。但並不是每次有傷口都會產生,而是傷及真皮層時,纖維母細胞有可能過度反應造成肥厚性疤痕或蟹足腫。建議有蟹足腫體質的人在初期的照護傷口上須注重加強保溼、使用矽膠凝膠、貼美容膠降低發生率,如果傷口有發炎症狀,應儘快就醫即早診斷進行治療。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