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媽媽”李煥英到“姐姐”安然 你被哪些角色圈粉過?
從“媽媽”李煥英到“姐姐”安然,你被哪些國產影視角色“圈粉”過?
記者:高凱
4月2日,上映6小時的《我的姐姐》在排片不到對手一半的情況下擊敗《哥斯拉大戰金剛》,成爲當日票房冠軍,“姐姐”之力可觀。
而除非您完全不關注中國電影,否則一定會“秒懂”,“我家‘李煥英’”這句話的意思其實是在說“我的媽媽”。
從李煥英到正在銀幕上的“姐姐”安然,這樣深入人心的鮮活本土影視形象近年來產出頗多,從二次元世界的“魔童哪吒”到周遊世界的少年天才偵探“秦風”,從以一句看似平常的“帶你去爬山”便能令人脊背發冷的反派“張東昇”到獨立颯爽的都市白領“蘇明玉”,觀衆曾經幾乎只有好萊塢大片才能刺激的觀影熱情,曾經被“韓流”全面席捲的觀劇審美,已經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大幅改變,中國本土影視的“圈粉力”已經頗爲吸睛。
這些年,您“粉”過多少國產影視角色?又是爲啥被“圈粉”呢?
“追劇”是34歲的都市白領方舫業餘生活中一個重要的休閒活動,“完全放鬆的消遣”。
回望自己的“追劇史”,方舫坦言,“好像讓我長大以後覺得特別瘋狂去追着看的,最初印象裡還是韓劇。感情戲雖然俗套,但很細膩,挺抓人的,他們很會造男神女神,每個造型都很精緻。當時的國產劇感覺《大宅門》等等其他類型上有特棒的,但時裝劇真心覺得有點土。”
至於從什麼時候開始看國產時裝劇,方舫想了想說是5年前的《歡樂頌》,“一方面女主角能讓我共情了,另一方面,她們的造型也開始有看頭了。”
21世紀初“韓流”洶涌,不少觀衆首次感受到影視作品作爲一種通俗文化所蘊藏的巨大能量,而與方舫相似,近些年,大多數觀衆也明顯感受到了國產時裝劇在影響力上的飆升。
女性題材劇集《三十而已》熱播之際,不僅女主們的人生思考與選擇牽動熱點話題,幾位主角的衣着打扮也高頻率登上熱搜。
“去年的《三十而已》三位女主角的命運,跟當下都市生活很貼近。還有《都挺好》,蘇明玉人設很颯,造型我也特別喜歡,跟着她的造型買了好幾件衣服。”方舫笑言自己其實不屬於愛“跟風”的。
國產懸疑劇“風很大”:“秒入坑”
“我個人比較喜歡日本的本格和社會這兩個類型,基本上相關的日劇和電影看得差不多了。”43歲的林岱直言從前自己對本土懸疑推理劇“真的沒什麼期待”。
“去年,《隱秘的角落》因爲‘風’真的太大了,幾乎我認識的所有人都在誇,試着看了兩集。”林岱笑言,“說是兩集,其實是‘秒入坑’。”
“很震撼,敘事、審美都太在線了,跟日本同類型的是完全不一樣的風格,製作水平一點兒不遜色,說實話,我覺得甚至更大氣,我看得很激動。看完不過癮,又找來前幾年的《無證之罪》,還追了後來的《沉默的真相》,沒有一部讓我失望。”
因爲一部《隱秘的角落》而徹底“粉”上國產懸疑劇的絕不只林岱和他的朋友。事實上,從2017年的《白夜追兇》開始,國產懸疑推理劇就展現出獨特的觀衆緣,其後的一系列作品在保持其敘事魅力的同時,製作日趨精良,到了爆款《隱秘的角落》,更是從鏡頭到配樂都有了更高一層的審美追求。
毫無疑問,中國本土劇集有過盲目野蠻的生長階段,而近年來,經歷了資本退潮、迴歸理性、政策監管收緊,國產劇正在以其製作水準和收視口碑充分印證着它的高抗壓水平和再生能力。
從《隱秘的角落》到《大江大河》,從《都挺好》到《三十而已》,內容爲王已經成爲可以打動觀衆和資方的最主要元素,而這一“行規”催生了更多的優質作品。
作爲最通俗的大衆文化,當本土劇在當下的中國做到了“在場”“在記錄”,觀衆的追隨便水到渠成。
國產劇咋“出海”?還需打通“圈粉能力”
近些年,優質的中國電視劇在國內贏得口碑與觀衆的同時,“出海”人氣也逐漸走高。2017年,《白夜追兇》的海外發行權被網飛(Netflix)買下,《白夜追兇》因此成爲首部正式在海外大範圍播出的國產網絡劇集。
去年有消息稱,韓國電視臺JTBC將翻拍國產劇《三十而已》,《有翡》《流金歲月》也有望在韓國播出。
爆款《隱秘的角落》不光是在國內贏得高口碑,也得到了衆多海外網友的追捧,有法國網友將之形容爲“每一集都像電影”。該劇被日本引進後,觀衆評論說,“每個鏡頭,每一段配樂,都能感受到精緻和用心”。
事實上,中國電視劇走出去已不是新鮮事兒,而中國文化產品要真正有效打入世界市場,未來還需要路徑上的進一步打通和劇集內容本身的“圈粉能力”。
哪吒之“燃”與“流浪”之“酷”
2019年,隨着魔童哪吒在電影院喊出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此間觀衆猛然認識到,似乎已經很久不曾爲完全屬於自己的動畫形象打動,而與自己同根同源的形象一旦出現,卻又具有如此的共情之力。《哪吒之魔童降世》火爆,人們對於高品質新國漫的期待達到了一個高峰。
在29歲程雨帆的印象裡,“除了古早的那些上美(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神作,後來的作品有點兒乏善可陳,直到2015年,《大聖歸來》讓人眼前一亮,看了那部我覺得可以繼續期待一下大銀幕的國漫了,等到2019確實有點久,但是‘哪吒’這個形象確實夠‘燃’。”
剛剛上高中的尚煦是科幻迷,《流浪地球》讓他感受到中國人在地球之外的“酷”,“電影上映時跟爸爸去看,後來我還在家裡看了兩遍。”而上一部讓他看了三遍以上的電影是《星際穿越》。
“燃”與“酷”,無疑都是中國電影由內到外的進步。
對於哪吒的“燃”,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尹鴻尹鴻指出,其來自於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創新性發展”和“創造性轉化”,以現代化的方式讓傳統精華與當代人的生活產生聯繫。
對於《流浪地球》的“酷”,除了源自劉慈欣的好故事,尹鴻認爲還在於其製作水準。他指出,該片的工業製作標準,包括影片節奏的處理,已經跟好萊塢大型科幻電影非常接近。
沒有海外大片的電影院與國產片之“撐”
作爲戰爭片影迷,45歲的趙封坦言,自己心裡封神的作品是《拯救大兵瑞恩》和《敦克爾克》,“但是國產戰爭片《八佰》真的讓我覺得驚豔。可能它沒那麼完美,但講的是我們從前的故事,不管是鏡頭語言還是對戰爭的思考描摹,都讓我覺得震撼,這種感覺跟完全站在外面看別人的故事是不一樣的,內心的親近感吧,當你感覺到它的出色和真誠,產生的共情是不一樣的。”
“說實話,放在一年前,我還很難想象幾乎沒有海外片的電影院,”作爲一個“海外大片”影迷,趙封在疫情後被《八佰》震撼了,“於是我後面又看了《金剛川》,還有春節檔的幾部電影。”
自2020年起,受疫情影響,包括好萊塢大片在內的大多數海外影片缺席內地院線,國產影片成爲支撐起內地票房的絕對主力。
據此前發佈的《2020中國電影年度調查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國產電影市場份額超過80%,成爲近10年來國產影片達到的最高份額。
2021年,在春節檔的助力下,中國內地電影票房在2月達到122.6億元,創造了中國電影市場單月票房新紀錄,刷新全球單一市場單月票房紀錄。
可以說,國產片憑藉“李煥英”“秦風”“八百壯士”等等鮮活形象,在疫情打擊之下最終撐起了大銀幕。
優秀的影視作品永遠在記錄當下,而本土經典有個與生俱來的特質,那就是無論有意或無意,它終將對我們身邊那些不知不覺終溜走的生活、情感有所記錄。國產影視“新勢力”讓這種光影記錄更爲鮮活豐富,“李煥英”之後我們遇到了“姐姐”安然,而“安然”之後的“誰誰”或者也已經在等待與人們相遇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