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認識後起之秀LEVEL-5

說到 LEVEL-5 或許有些玩家會覺得有點陌生,並不是對他很有印象。不過 LEVEL-5 可是目前在日本小朋友之中,當紅遊戲廠商。其作品人氣之高,比起當年《神奇寶貝》、《數碼寶貝》和《爆走兄弟》等等瘋狂熱潮有過之而無不及。

不只在小朋友之中具有話題,LEVEL-5 還頻頻宣佈和知名大廠合作。公開《高達》系列最新動畫將和 LEVEL-5 合作,推出令許多老粉絲跌破眼鏡的全新風格作品《機動戰士高達 AGE》。

此外還有和 CAPCOM 跨界競演的《雷頓教授 VS 逆轉裁判》、動畫大師宮崎駿」所率領的「吉卜力工作室合作之原創角色扮演遊戲《二之國》等等令大人們也大吃一驚的作品。

雷頓和成步堂將同堂競演

滿滿宮崎駿風格的 RPG《二之國》

到底 LEVEL-5 是怎麼累積這些能量可以爭取到這些不可思議的合作企劃?而 LEVEL-5 又是一間怎樣的遊戲公司?這次的專題就帶各位玩家瞭解火紅的新起之秀 LEVEL-5!

【第一時期

LEVEL-5 於 1998 年 10 月在日本福岡成立,以原來在 Riverhill Soft 任職的日野晃博擔任社長。原本打算以 SCE(索尼計算機娛樂)的子公司方式成立,不過受到 SCE 副社長佐藤明的建議而獨立起家。

LEVEL-5 在成立之後受到 SCE 的投資,以遊戲研發商的身分在 PS2 平臺開發了《闇黑之雲(ダーククラウド)》和《黑暗編年史(ダーククロニクル)》兩部作品。並且《闇黑之雲》在世界達成百萬套的好成績,「第一時期」的草創有了個好的開始。

【闇黑之雲】(2000 年 12 月)

LEVEL-5 的處女作,也是 SCE 首款在 PS2 上發行的角色扮演遊戲。雖然是 PS2 平臺初期少見的角色扮演類型,但並沒有大賣。而累積的技術和經驗爲 LEVEL-5 之後推出的作品鋪路。

《闇黑之雲》特色爲融合了「充滿動作要素迷宮」,以及運用零件將村莊復原的「場景模型」。在迷宮中可以更換角色探險,並且迷宮採隨機生成。而角色沒有等級和經驗值,要利用「附屬品」和「鍛鍊」等等手段使裝備強化。

《闇黑之雲》可以自由改變視點的 3D 地圖,和根據時間改變的風景描繪,還有不依賴預錄動畫以實時演算的事件演出等等技術,都承襲到了之後熱賣的《勇者惡龍 8》之中。

【黑暗編年史】(2002 年 11 月)

《黑暗編年史》可以說是《闇黑之雲》的續篇,在歐美地區以《闇黑之雲 2(Dark Cloud 2)》的遊戲名稱推出。畫面採用了之後 LEVEL-5 的招牌風格「3D 卡通渲染(Toon rendering)」方式來表現,使用的手法比之前更加洗鍊成熟。事件場景也全面語音化,呈現更加具有幻想世界氛圍的內容。

系統上繼承《闇黑之雲》,遊戲中玩家要扮演喜歡發明的天才少年,並四處冒險收集零件。而在冒險的過程中,與夥伴相遇、發現復活的暗影與世界的秘密,展開一幕幕壯大的冒險史詩。

【第二時期】

在角色扮演遊戲領域受到發行商好評之後,LEVEL-5 爭取到了和 SQUARE ENIX 合作開發日本國民級角色扮演遊戲《勇者鬥惡龍 8 天空與海洋與大地與受詛咒的公主(ドラゴン クエストVIII 空と海と大地と呪われし姫君)》的機會。

而同時期也開發了和 Xbox 合作的多人在線角色扮演遊戲《真夢生活 Online(トゥルーファンタジーライブオンライン)》不過很可惜的是後來因爲開發進度的延宕和政策轉移,而中止了這款作品的開發。

不過之後的結果證明了 LEVEL-5 的這個決策是正確的,投注所有精力的《勇者鬥惡龍 8》不但沒有延期推出,而且受到了玩家們的支持好評,並且熱賣了 370 萬套。也爲 LEVEL-5 的「第二時期」帶來了在日本遊戲研發商的一席之地。

附帶一提,SQUARE ENIX 經過了和 LEVEL-5 成功的合作經驗之後,也放心的將《勇者鬥惡龍 9 星空守護者(ドラゴンクエスト9 星空の守り人)》交給 LEVEL-5 研發,於 2009 年推出。並且《勇者鬥惡龍 9》銷售套數也突破 530 萬套,是全系列首款出貨超過 500 萬套的作品。

【勇者鬥惡龍 8 天空與海洋與大地與受詛咒的公主】(2004 年 11 月)

《勇者鬥惡龍 8》是 SQUARE ENIX 在合併之後,首款的《勇者鬥惡龍》本傳續作。並且創下了日本地區 PS2 遊戲的最高銷售紀錄,達到 370 萬、全世界銷售 472 萬套。也是系列之中僅次於《勇者鬥惡龍 9》銷售紀錄的作品。

本作和至今的《勇者鬥惡龍》系列有許多革命性的改變。角色和怪獸的描繪採用了「3D 卡通渲染」風格,角色的描繪也從 2 頭身的點陣圖描繪,改變爲動畫風格的正常頭身尺寸,忠實的重現了由鳥山明描繪的插畫風格。而在人物視角的部分也從上往下看的視角,改變成現今 3D 遊戲主流的後方視點。並且在戰鬥的部分也從歷代的第一人稱視點,改變爲出招時可以看到角色的第三人稱視點。

第三人稱視點戰鬥場景

系統上採用了時間流動,景色也跟着改變的系統,也會根據日夜發生不同事件。根據「技能」而隨之成長的成長系統、提升攻擊威力的「情緒」系統和可以合成複數道具的「鍊金」等多數全新嘗試。

【勇者鬥惡龍 9 星空的守護者】(2009 年 7 月)

《勇者鬥惡龍 9》和《勇者鬥惡龍 8》同樣,是由資本和技術更加成熟的 LEVEL-5 所開發的續作。也是在《勇者鬥惡龍》系列中,首次加入「多人在線遊戲(MMORPG)」概念的作品。但是也因爲推出的平臺非旗艦級家用主機,而是手持式主機 NDS,曾經考慮過要以「外傳」的形式推出。不過後來因爲投注全力的長期製作,和紮實的遊戲內容,而決定以本傳推出。推出後也不負衆望創下空前紀錄,銷售突破了 530 萬套。

《勇者鬥惡龍 9》以類似在線遊戲的概念,在角色創造有極高的自由度。在地圖上採取「可見式遇敵(シンボルエンカウント)」,和怪獸接觸後就會進入戰鬥。並且在主線任務之外,準備了大量的支線要素。例如有 100 種以上的「任務(クエスト)」可供遊玩,還有「寶藏地圖」和「酒廠」等等非主線劇情的鑽研要素。並且強化 Wi-Fi、「擦身而過」、「追加任務下載」等通信連線功能,造成了日本新一波全民瘋 DQ 的熱潮。

【第三時期】

在獲得了《勇者鬥惡龍 8》的成功之後,LEVEL-5 邁入了新的「第三時期」,計劃從遊戲研發商轉型成爲「遊戲發行商」。而首款從開發到「發行」爲止都是一手產出的作品就是《雷頓教授》。而《雷頓教授》系列搭上了 NDS 爆賣的熱潮,並且發揮了該平臺的創意玩法和動畫風格的解謎要素而熱賣,也爲 LEVEL-5 的發行品牌打開知名度。

作爲第二波自行發行作品,LEVEL-5 依舊發揮該公司天馬行空的創意,以及擅長製作角色扮演遊戲的功力,推出了少見以足球題材的 RPG《閃電十一人》。並且一反遊戲市場的規則,其誇張的演出、熱血及充滿友情的劇情,在小朋友和女性之間產生了爆發性的人氣。

【雷頓教授】(首作 2007 年 2 月)

《雷頓教授》遊戲類型爲「解謎幻想冒險遊戲」,目前全系列在日本國內總銷量超過 365 萬套,全世界突破 940 萬套。在官方宣傳上也以「全世界銷售第一的冒險遊戲」爲口號,並請到 40 年間共發行 23 集的暢銷益智問答著作「頭腦體操」的作者 多湖輝擔任監修。

《雷頓教授》系列和一般的推理冒險遊戲有些不同,並沒有左右劇情進展的「選項」。玩家是以偵探雷頓的角度,解開遊戲中劇情和登場角色所提出的各種「謎題(ナゾ)」。謎題的種類五花八門,有些要解開拼圖,有些則是謎語等等。可以說是類似「益智遊戲」的解謎玩法。

遊戲進行起來類似推理小說的感覺,一邊閱讀劇情進展,一邊解開劇情給予的各種謎題,或是繞路解開各種支線事件。玩起來有些神似《頭腦體操》系列。並且請到了日本的知名演員「大泉洋」和「堀北真希」來配音,進一步吸引了輕度玩家族羣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 2009 年底不僅推出了《雷頓教授》的動畫電影。《雷頓教授》也將和 CAPCOM 的招牌推理遊戲《逆轉裁判》系列合作,推出夢幻跨界組合《雷頓教授 VS 逆轉裁判》。雷頓與成步堂兩大推理奇才將會於異世界展開夢幻交鋒。

《雷頓教授》動畫電影《雷頓大冒險:永遠的歌姬》

【閃電十一人】(首作 2008 年 8 月)

端看遊戲類型定爲「收集」、「育成」足球 RPG,就可以知道《閃電十一人》這款遊戲在題材上的特殊之處。《閃電十一人》系列銷售累積超過 200 萬套,以日本小朋友當紅的運動:足球爲題材,並打出可以「收集球員」並且「自由培育」的特殊玩法。其實筆者覺得《閃電十一人》系列核心元素跟歷久不衰的《神奇寶貝》系列有着異曲同工之妙。

趕上世界盃足球賽熱潮推出的 3 代,收錄各國特色球員

2 代要展開旅行尋找全國強者加入,打倒「外星學園」

遊戲中登場的球員至少 1500 人以上,並且準備了多樣化的挖角系統。有普通對話就可加入的隊員、球隊經理的尋人系統、人脈系統、及從其他隊伍的挖角等等多樣化的蒐集方式。球隊的組成相當自由,玩家可以作出完全獨創的球隊。雖然遊戲預設的雷門中學角色們已經有一定強度,但是遊戲中準備了更多具有獨特絕招和外貌的球員,常會令人不知不覺想解開各種艱難條件,蒐集各種帥氣(可愛?)的球員們。

具有強烈特色的登場球員們

遊戲基本上以觸控筆就可以簡單的進行傳球及射門等動作,當與敵人進行進攻或防守時,時間會暫停進入指令戰鬥(コマンドバトル)模式,並等待玩家輸入普通指令或是必殺技。依據角色的能力值和必殺技強度,決定攻防勝敗。並且還有「遠距射門(ロングシュート)」「連鎖射門(シュートチェイン)」、「燃燒時間(バーニングフェーズ)」、和「必殺戰術(必殺タクティクス)」等等特色超級指令,使的在比賽中雖然操作簡單,但是攻防的複雜和精彩度其實非常紮實。

【第四時期】

LEVEL-5 作爲開發商所推出的遊戲及營銷方式獲得肯定之後,也開始朝着「第四時期」的目標邁進。LEVEL-5 大膽的和各方廠商合作推出令人感到驚奇的遊戲作品,例如與 CAPCOM 共同製作的《雷頓教授 VS 逆轉裁判》、和動畫大師「宮崎駿」所率領的「吉卜力」工作室合作,如同在觀看吉卜力動畫一般的原創 RPG《二之國》。以及近來話題性超強,日本經典科幻動畫系列《高達》的新作《機動戰士高達 AGE》也將由該公司推出新作遊戲。不禁令人對 LEVEL-5 廣泛的合作人脈和源源不絕的話題性感到驚訝。

而說到 LEVEL-5 的製作風格,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動畫」。LEVEL-5 不僅擅長在遊戲中大量穿插過場動畫,更進一步推出於電視推出長期播映(年番)的電視動畫。例如目前可以說是該公司的人氣主打系列《閃電十一人》從 2009 年播映至今,已經超過了 127 集,並且一直維持着高漲的人氣。而且也預計在今年 5 月接續檔期,繼續播出《閃電十一人 GO》。

不過令人注意的是,和《紙箱戰機》動畫系列相同,《閃電十一人 GO》反客爲主比遊戲還早上檔,這可能是結合多媒體的新戰略方式-以動畫先行播出,來提升遊戲本體的銷量。而事實也證明了這個作法可行,身爲完全新作的《紙箱戰機》目前累積了 25 萬套的銷量,可說是成績不俗。

【二之國】(2010 年 12 月)

《二之國》系列是以“人與人之間的心靈交流”爲主題的奇幻角色扮演遊戲,故事敘述因爲失去摯愛母親而陷入悲傷的少年奧利巴(オリバー),偶然間來到與現實世界有着奇妙共通點的異世界“二之國”展開冒險旅程。吉卜力工作室擔任動畫製作,音樂家久石讓擔任配樂。已推出 NDS《二之國 漆黑的魔導士》,PS3《二之國 白色聖灰的女王》也正在製作之中。

特別的是 NDS《二之國 漆黑的魔導士》販售時還同梱了實體的魔法指南書「魔法大師」,記載了遊戲中的魔法咒語與除魔紋章等資料,讓玩家邊查閱指南書邊以觸控筆施展魔法,充分體驗擔任魔法師的樂趣。

實體魔法指南書「魔法大師」

在發售初期因爲打着豪華製作陣容、及精美魔法指南書等等利多的《二之國》受到高度期待,而受到販售方(店家)大量下單進貨。不過實際發售時市場反應不如預期的爆炸性熱賣,以及強碰到了殺手級大作《怪物獵人便攜版 3rd》,造成店家庫存壓力而曾經價格崩跌。不過截至 2010 年 3 月爲止,銷售套數實際上也累積了 50 萬套以上,以原創新作來說,可以說是十分亮眼的數字。也看出本作的後勢看漲且長售的傾向。

【紙箱戰機】(2011 年 6 月)

《紙箱戰機》2011 年 6 月推出的 PSP 角色扮演遊戲。同時也推出了手機(ROID)版。本作吸收了《閃電十一人》的經驗,以跨媒體制作的方式於 3 月先推出了電視動畫、漫畫以及塑膠模型玩具,先行爲遊戲拉擡了聲勢。

遊戲系統上以 RPG 爲主軸,身爲遊戲核心元素的小小模型戰士「紙箱戰機」並融入了不禁令人回想起「四驅車」跟「鋼普拉」等等經典要素,玩家可以自由客製化自己的紙箱戰機,作出獨一無二的搭配。戰鬥遇敵部分如同遊玩機器人動作遊戲,實時操作自己的「紙箱戰機」和敵人對陣,筆者認爲遊戲節奏和《機動戰士高達 高達 VS. 高達》有些雷同,不過系統上簡化許多。

【LEVEL-5 未來發展走向】

雖然尚有前文未提到的《白騎士物語》、《俠盜銀河》等等良作。不過以 LEVEL-5 整體遊戲發行的數量,以及對於市場各族羣(尤其是核心玩家族羣)來說,LEVEL-5 還處於「發展期」。不過正是因爲 LEVEL-5 較不會受到過去經典系列和形象作風的包袱拖累,纔可以持續推出令人大吃一驚的作品。就一個「大人」的觀點來觀察,LEVEL-5 的遊戲有一個特質,就是可以令人「找回童心」。不論是《閃電十一人》、《紙箱戰機》和《二之國》,在遊戲時都常會令筆者忘記自己的年紀,重新找回兒時各種令人感動的元素。

重拾當年組模型、玩四驅車的感動

誇張絕招和友情、努力、勝利王道劇情都令人想起《鬥球兒彈平》和《足球小將翼》等兒時記憶

之所以對 LEVEL-5 抱持着某種期待,也是因爲該公司不推出「移植作」,還有不會戀棧舊有系列,持續挑戰新平臺的製作風格令人感到佩服。今後 LEVEL-5 也預定推出《機動戰士高達 AGE》的角色扮演遊戲,也算是高達系列遊戲中少有的 RPG 作品。還有諸多登陸新平臺的全新作品。例如 PS3《二之國 白色聖灰的女王》、N3DS《閃電十一人 GO》、《奇幻生活》和《時空旅行者》等等新作都值得注意,有興趣的玩家不妨持續追蹤相關消息。

《奇幻生活》

《閃電十一人 GO》

雖然 LEVEL-5 的遊戲畫風、設定都看似以所謂的「子供向」爲主打。不過實際遊玩的話,其實可以發現系統往往意外的紮實,要素和遊戲份量充實到有點過份,還有「王道」但又不失驚奇的劇情。光看 LEVEL-5 遊戲子供向的外皮,而不去接觸 LEVEL-5 的遊戲,其實令人覺得有點可惜。

(來源:巴哈姆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