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鄉民到戰友!《孤味》製片人劉宛玲、陳鬱佳 靠吵架吵出破億國片

宛玲感性,擅長故事開發;陳鬱佳理性,擅長財務控管,兩人從網友變成合作夥伴,理性與感性的結合,締造《孤味》破1.88億元票房佳績。(圖/蕭芃凱攝)

劉宛玲感性,擅長故事開發;陳鬱佳理性,擅長財務控管,兩人從網友變成合作夥伴,理性與感性的結合,締造《孤味》破1.88億元票房佳績。

父親往生後,三姊妹母親爲了爸爸的身後事召開家庭會議小女兒直接將炮火指向母親:「蔡阿姨阿爸是真心的,同樣是女人的心情,妳不能瞭解嗎?」沒等媽媽迴應,個性像極母親的二女兒就要小妹不懂事就別亂說。

這是電影《孤味》中的場景,也是寫實而無奈的家事日常。電影中飾演堅毅母親的陳淑芳,靠着精湛演技拿下金馬影后電影票房更已破1.88億元,坐穩2020年國片票房之冠。

執導女人戲的導演是個男人許承傑,《孤味》原是他就讀紐約大學電影製作研究所的畢業製作,雖然2017年劇本入選了金馬創投會議,但半個投資方也找不着,沒想到兩位重要的女人加入了團隊,才讓電影動起來了。

她們是「彼此影業」共同創辦人劉宛玲、陳鬱佳。在《孤味》之前,劉宛玲曾在香港製片人張家振公司負責開發製作總監,期間擔任馮德倫執導的《俠盜聯盟》、高以翔主演的《情遇曼哈頓》聯合制片。2018年中國導演周全執導的首部劇情長片《西小河的夏天》,則是她創立彼此影業後的第一部製片作品。

娘子軍籌錢有撇步

讓剪接大師破例接案 迎來千萬輔導

臺灣投資方向來是看資論輩的。爲了尋找資金前輩背書格外重要,2018年4月,劉宛玲和許承傑帶着《孤味》劇本,找上江湖人稱廖桑」的剪接大師廖慶鬆

這位不接非弟子電影的老前輩,毫不客氣批評《孤味》短片剪接手法太過西方,主角情感無法好好被訴說,就像在拒絕邀約。當他們摸摸鼻子準備閃人時,廖桑卻突然說:「好啦,意向書拿來!」破例擔任監製。有了這份監製意向書,《孤味》才申請到國片輔導金1千1百萬元。

一切的開端就是這1千1百萬元,許承傑說:「她們倆分工明確,宛玲主導故事開發、Tiffany(陳鬱佳)主管財務、公關行銷」,從這桶金起,兩個女人步步爲營,拍這部片,只許成功,不準失敗。

在《孤味》合作之前,劉宛玲、陳鬱佳素昧平生。陳鬱佳是學霸臺大財金系畢業後到香港瑞銀證券(UBS)上班,然而股市漲跌縱然刺激,卻少了人味。她記得,同事下班後仍緊盯K線、觀察股市起伏。「只有我下班後衝電影院。」

電影裡的故事帶領陳鬱佳看到書本、數字以外的世界。意識到自己缺少對金融界的熱情,香港工作1年,她毅然決然辭掉人人傾羨的高薪職位,到美國學電影。

同樣是學霸背景的劉宛玲,在臺大中文系畢業後,隨家人移民至加拿大。單眼皮雙眸下的劉宛玲有着文人氣息,大學時期跑透各大影展、加入臺大電影社。「導演蔡明亮當年到學校,我們還幫他賣過《你那邊幾點》的票。」移居後,她轉而申請到美國電影學院製片系藝術創作所深造,確定走向電影的路。

2012年,陳鬱佳爲了出國讀書,在電子布告欄PTT的留學板,一一發信給網友,詢問赴美念電影相關科系的疑問。劉宛玲收到陳鬱佳邏輯完整、思考有條理的站內信,立刻主動回信,和她分析電影除了眼睛看到的導演、編劇、演員,產業的背後更需要有懂得財務控管、資金掌控的人才,建議陳鬱佳申請念MBA,日後仍可進入電影產業。

不死心的陳鬱佳依舊朝電影學系申請,連續吃了好幾間閉門羹才改申請MBA,一試就中。反倒是文科背景的劉宛玲,多年來想申請念商管學院都不成,「我們兩個的組合很互補,彼此身上都有各自想擁有且缺乏的部分。」

《今週刊》第125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