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嚴從實深化紀律建設

紀律是管黨治黨的“戒尺”,也是黨員幹部約束自身行爲的標準和遵循。紀檢監察機關要認真落實二十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關於“突出嚴的基調深化黨的紀律建設”的部署要求,一以貫之加強紀律建設,既讓鐵紀“長牙”、發威,又讓黨員幹部重視、警醒、知止,推動形成遵規守紀的氛圍,爲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提供堅強紀律保障。

堅持常抓不懈,加強紀律教育。以學習貫徹新修訂的紀律處分條例爲契機,更加深刻認識加強紀律教育是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加強黨的紀律建設的一項基礎性、經常性工作,把紀律教育擺在更加突出位置,融入日常、做在經常,以常態求長效。進一步推動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和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幹部學院把黨章黨規黨紀教育作爲必修課,通過講專題黨課、舉辦研討班等形式,積極做好學習宣傳和研究闡釋,促進黨員幹部不斷增強紀律意識規矩意識,把遵規守紀刻印在心。加強對“一把手”的紀律教育,督促其嚴於律己、嚴負其責、嚴管所轄,通過抓住“關鍵少數”帶動管住“絕大多數”;加大對年輕幹部、新提任幹部的紀法培訓、廉政提醒力度,着力解決對黨規黨紀不上心、不瞭解、不掌握等問題,用嚴明的紀律爲年輕幹部扣好廉潔從政的“第一粒釦子”。堅持正面引導和反面警示相結合,把紀律教育和黨性教育相結合,加強新風正氣主題宣傳教育,引導黨員幹部從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從身邊的榜樣和先進人物中不斷汲取精神養分,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突出精準性和實效性,根據不同崗位、不同領域分級分類開展警示教育,用身邊案警示身邊人,教育黨員幹部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不斷增強遵規守紀的思想自覺、行動自覺。

確保準確規範,嚴格紀律執行。以準確規範運用“四種形態”爲導向,精準把握政策策略,堅持執紀必嚴、違紀必究,嚴格抓好紀律剛性執行,切實維護紀律嚴肅性和權威性。把嚴格執紀執法和講求政策原則結合起來,區分不同情形進行精準處置,當寬則寬、該嚴則嚴,注重紀法情理貫通融合,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始終,最大限度幫助幹部、挽救幹部。健全容錯糾錯制度,規範容錯糾錯情形和程序,堅定穩妥、精準有效開展容錯糾錯。牢固樹立法治意識、程序意識、證據意識,精準定性量紀執法,切實把好案件質量關。推動“三個區分開來”具體化、規範化,嚴肅查處誣告陷害行爲,妥善運用書面澄清、當面澄清、通報澄清等方式爲受到不實舉報的黨員幹部澄清正名,持續釋放“誰爲事業負責、組織就爲誰擔當”的強烈信號。加強和改進對受處理處分黨員幹部的回訪教育,及時傳遞黨組織關愛溫暖,幫助犯錯誤黨員幹部放下包袱、重拾信心,並及時將教育回訪情況向受處理處分人員所在單位黨委(黨組)及組織人事部門反饋,作爲恢復黨員權利、考覈評比、幹部任用的重要參考,激發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的內生動力,實現政治效果、紀法效果、社會效果相統一。

突出凝聚合力,壓實責任鏈條。督促各級黨委(黨組)切實擔負起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全面加強黨的紀律建設,黨委(黨組)書記要堅定扛起第一責任人責任,領導班子其他成員要切實擔負起“一崗雙責”,強化日常監督管理,堅持和完善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黨內談心談話制度,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武器,做細做實對黨員幹部經常性監督,綜合運用談話函詢、提醒批評等方式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抓早抓小,防微杜漸。充分履行監督職責,緊盯“一把手”和領導班子其他成員遵規守紀情況強化監督檢查,完善黨風廉政意見回覆工作,建好、管好、用好廉政檔案,強化對選拔任用、評優評先、表彰獎勵等環節的“廉政體檢”,區分情形,審慎回覆,堅決防止“帶病提拔”“帶病評優”“帶病表彰”等問題發生,把好政治關、廉潔關。推動把紀律建設貫穿選人用人、權力行使全過程各方面,推動把責任落實、開展紀律建設情況列入模範機關創建和黨建述職評議考覈內容,推動相關職能部門充分發揮監管作用,嚴格執行責任清單、約談提醒、履責報告等制度,健全各負其責、協調統一的責任格局。完善問責制度及程序,區分不同情形精準開展追責問責,既防止問責乏力,也防止問責泛化,以精準有力問責推動各方責任落實。

(孫繼光 作者系吉林省長春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監委主任)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