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兩會看全過程人民民主——以具體行動詮釋人民至上的生動實踐

(原標題:從中國兩會看全過程人民民主——以具體行動詮釋人民至上的生動實踐)

編者按: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

民主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始終不渝堅持的重要理念。民主是歷史的、具體的、發展的,世界上沒有定於一尊的民主形式,不存在適用於一切國家的民主模式。在世界文明的百花園裡,中國民主之花絢麗綻放,拓展了人類政治文明的新視野。人民網國際頻道推出“從中國兩會看全過程人民民主”系列觀察,展示廣泛、真實、管用的中國民主實踐,闡述天下爲公、兼容幷蓄、求同存異的中國民主智慧。

一年一度的中國兩會如約而至。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代表委員懷揣着羣衆真實的聲音,在這個凝心聚力的平臺,爲人民代言,推動解決大家普遍關切的問題。

“讓鄉親們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全國人大代表陳國廠將關於農村留守老人的問題帶到會上;“想讓看不見的盲人羣體被更多人看見……”新中國成立以來首位盲人全國人大代表王永澄關注殘疾人事業全面發展;“推動以人爲本,讓新農人支撐農業高質量發展試驗區的建設……”全國人大代表魏巧希望年輕人在農業產業化平臺中實現人生價值。

民爲邦本,本固邦寧。在中國,民主不是裝飾品,不是用來做擺設的,而是要用來解決人民需要解決的問題的。全過程人民民主不斷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變成現實,廣泛、真實、管用。世界通過中國兩會這一窗口,真真切切地看到了中國民主堅持人民至上的生動實踐。巴基斯坦新聞網站“今日巴基斯坦”刊文指出,中國兩會生動彰顯了其高水準的治理能力。中國的全過程人民民主是世界上最廣泛的民主,代表了現代人類文明的全部準則和先進民主的特徵,值得稱讚。

在中國,民主不僅是“擴音器”,更是“指揮棒”。每個羣體的聲音都能被聽見。基層立法聯繫點的設立,讓普通人也能參與到與自己生活息息相關的立法工作中。華東政法大學附屬中學2020年在校高三學生李駿豪的一條關於刪除繳納和沒收保證金的建議已被列入未成年人保護法。“真的沒有想過這麼快就能夠在全國性的法律上看到自己的一些成果。”殘疾人吳騰信希望能優化農村無障礙設施方便殘疾人出行的建議被納入進《無障礙環境建設法》。他說:“作爲一名普通人,我提出的建議被採納,很高興。”

在中國,民意不僅被珍視,而且有迴響。每個人的意見都重要。在北京市東城區前門草廠四條44號院的“小院議事廳”裡,一塊“居民的事居民議,居民的事居民定”的牌匾十分醒目。從院子裡的晾衣空間如何設置,到“煤改電”、設立坡道、搭建車棚等,關係到街坊鄰里的大事小情都在這裡充分溝通、交換意見、消除分歧、集思廣益、凝聚共識。“小院議事廳”的牽頭人李彩仙表示,聽取居民的不同意見,才能讓大家擁有主人翁意識。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希臘籍教師羅丹思認爲,中國的民主制度可以達到這樣一種效果:多種多樣的聲音——不管發出聲音的個體屬於哪個家庭背景、民族、性別、地域或者是社會經濟地位——都會被適當地聽取。這是一種對社會所有公民的平等的承諾,令他們都有平等的機會來提出自己的觀點和建議,而這些觀點和建議隨後可能會影響法律的制定。

一個國家民主不民主,是不是好民主,本國人民說了算。中國全過程人民民主開闢了中國之治的新境界,拓展了人類政治文明新視野。中國民主的觸角深入至最基層,用心傳遞千家萬戶的聲音,用誠意滿足廣大人民的訴求,用一個個生動實踐詮釋了什麼是真正的人民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