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強接盤俠到欠債幾個億,最慘“土豪”深圳降級,隊內表態:爭取活着

2020年12月,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大會在上海召開,時任中國足協主席的陳戌源在會上痛斥“金元足球”:

“我們15-20年沒有進入世界大賽了,俱樂部投入非常大,我們難道還不覺醒嗎?我們難道良心已死了嗎?我們難道還能繼續生活在這樣的足球環境中嗎?”

臺下鴉雀無聲。

時任河北華夏幸福俱樂部總經理的李君,作爲俱樂部代表發言:

“這個賽季初我比較悲觀,但我們齊心協力,克服困難,完成了聯賽。中國足球泡沫越來越嚴重,投資人揹負着巨大壓力,現在俱樂部抗風險的能力極低,限薪是投資人的迫切需求,不擠掉泡沫,中國足球沒有未來,這也需要強有力的監督體系介入,這是給遵守約定的俱樂部強有力的保障。”

最後,他說:

“大家一定要堅持住,希望明年都在。”

臺下傳出笑聲。

2019年降級,因爲2020年天津天海解散遞補回中超的深圳隊,那時春風得意,沒拿會上的話當回事。

前一年郜林、王永珀、張鷺、鄭達倫、裴帥、孫可等國腳級球員來投,2021賽季繼續買買買,“標王”金特羅、卡爾德克、阿奇姆彭、瓦卡索、深圳隊實力再度升級。

別人貪婪我恐懼,別人恐懼我貪婪。

未曾想到,那年11月,深圳隊的母公司爆雷,一切急轉直下。

掙扎了兩年後,深圳隊也終於走到了命運的十字路口。

2023賽季中超,深圳隊已經輸了22場,28輪過後只拿到12分,要不是靠同行襯托,恐怕早就確定降級了。

據《轉會市場》統計,深圳全隊平均年齡24.3歲,全中超最小,球隊總身價543萬歐,中超倒數第4,身後還有大連人、青島海牛和南通支雲。

四隊的身價倒也符合中超積分榜上的排名,倒數後四位。

賽季初,深圳隊其實給了外界不小的驚喜,首戰拿下升班馬青島海牛,取得開門紅。

第二輪客戰海港,面對實力強大的對手,在0-2落後的情況下,硬生生追回兩球,直到最後時刻才被武磊絕殺。

此後,深圳隊連續不勝,但還是2-1絕殺,贏下保級直接競爭對手大連人,又在客場戰平了另一支保級競爭對手南通支雲。

之後深圳隊又打出一場經典戰,與梅州客家的“廣東德比”中,在0-2落後的不利情況下,最終3-2完成逆轉絕殺。

蕩氣迴腸,但也到此爲止。

隨後一波七連敗,0-3浙江、1-4長春、0-3成都、1-3三鎮、0-5國安、0-5海牛,1-4海港。

第18輪,客場與天津津門虎的比賽,深圳取得3-1的領先,但最後時刻被天津連追2球,最終3-3戰平,拿到一場平局,但還是止住了連敗。

可結束又成了新的開始,深圳隊遭遇一波十連敗,特別是連續輸給大連人和南通支雲後,大勢已去,降級只是時間問題。

最終28輪過後,深圳提前兩輪降級。

到目前爲止,深圳隊共拿到3勝,另有3場平局,22負,3勝中超並列最少,3平最少,22負最多,丟球中超最多,其他數據方面,射門、有效射門、命中目標射門、助攻、創造機會全排中超倒數第1,防守端,被對手射門、被對手射正、犯錯導致丟球、反搶,全是中超最差。

這樣的表現,這樣的成績,深圳隊降級,情理之中。

賽季開始前,深圳隊就在降級名單中排在前列,是熱門候選。

甚至,外界都沒想到他們能參加2023賽季的中超。

母公司爆雷後,深圳隊開始“欠薪”,2022賽季已經舉步維艱,但架不住“同行”更差。

曾經雄霸中超的廣州隊,曾經在中超揮着支票買買買的河北隊,還有同樣欠薪嚴重的武漢長江,最終降級。

“活下來”的深圳隊也沒好到哪去,歷史欠薪無法解決,“准入”成爲擺在俱樂部面前的難關。

今年聯賽開始前,中國足協公佈的完成債務清欠的第一批俱樂部名單中並沒有深圳,外界普遍認爲深圳要涼了,但經過各方面的努力,深圳最終與相關債權人或達成了債務和解、或付清了債務,最終壓哨過關,起死回生。

3月29日,中國足協官方公佈了新賽季准入名單,深圳在列。

深圳之所以能夠准入,主要得益於教練和球員們的支持,俱樂部與他們達成了債務延期支付協議,最終滿足了中國足協對俱樂部債務問題的要求。

深圳俱樂部的債務,主要是外援和國內球員的歷史債務和欠薪,據知情人士透露,債務總額有大幾個億。

另據瞭解,延期支付協議中有補發欠薪的幾個時間節點,今年7月31日補工資的30%,2024年1月31日補30%,2024年7月31日補20%,2025年1月31日補剩下的20%。

想解決“欠薪”,說容易也容易,說難很難,最關鍵的因素其實就一個字---“錢”!

錢從哪來?

以前都是母公司“輸血”,現在母公司自顧不暇;俱樂部“造血”,更異想天開。

“俱樂部收入主要是政府補貼、企業贊助、球票收入和聯賽分紅,想盈利是不可能的。”,俱樂部內容人士如是說。

沒錢,歷史欠薪就沒法解決,新的欠薪又繼續產生,俱樂部還有運營成本,如此循環,結局只有一個---“死”!。

但,好死不如賴活着。

很簡單的道理,如果俱樂部沒了,誰的欠薪都要不回來,這樣的情況在中國足球歷史上已經多次上演,2020年奪冠2021年解散的蘇寧,球員的欠薪就爛了尾,能要嗎?能要,但就是要不回來。

只有活下去纔有希望,雖然希望不多,但是有,最起碼還能知道找誰要錢。

今年中超開賽後,深圳俱樂部發放了不到15%的工資和部分補貼,球隊基本在“餓着肚子”打比賽。

但教練和球員們沒有“擺爛”,打出了幾場很有精氣神的比賽。

深圳俱樂部也積極想辦法,尋求各界的支持和贊助,先解決眼前的投入和球員、教練的工資。

好景不長。

七連敗期間,7月12日晚客場0-5輸給青島海牛後,主教練陳濤深夜發文告別球隊,14日,深圳隊官宣陳濤離任。

而隨着此前約定補發欠薪的時間節點臨近,俱樂部和球員就欠薪問題再次談判。

俱樂部表示,集團可以拿出鞍山和珠海的車位以及南京的儲藏間抵償球員們的工資,但隊員們查了一下這幾個地方的物業,得知均沒有產權,所以隊員們不接受這樣的抵償方案,他們提出用深圳或者廣州的房產置換,但未得到迴應。

當時有深圳球員表示:“我們已經15個月沒有拿到工資了,這麼拖下去,就是慢性死亡,現在感覺很無力,沒有辦法,我們球員也是人,也要養家餬口,也要給孩子掙奶粉錢,再這樣下去,家裡生活都困難了。”

二次轉會,張源、姜至鵬等幾名主力球員經過中國足協仲裁後自由身離開,深圳隊徹底失去戰鬥力。

8月13日客戰大連人的保級生死戰前,深圳隊特意給球員們補發了一個月的工資,但無濟於事,近幾輪,外援也不再參加比賽。

“這個賽季真得非常不容易,在長期欠薪的情況下,球隊戰鬥到了最後一刻,歷史債務和欠薪是俱樂部始終面臨的難題,俱樂部只能有錢了就給大家發一些,因此導致的無法引援、人員不整、賽程緊密帶來的傷病,是球隊連續失利並最終降級的主要原因。”,俱樂部內部人士無奈地說。

降級只是結果,還不是終局。

對於深圳隊的未來,該內部人士表示:“俱樂部依然會爲下賽季的准入而努力。”。

而被很多足球俱樂部視爲救命稻草的“股改”,深圳隊這裡沒有任何進展。

“近年來,深圳市政府給予了深圳隊方方面面的諸多支持,俱樂部得以維持都有賴於市政府及國企贊助商的扶持。”

告別深圳時,張源在微博發文並給深圳隊送上祝福:“祝願這個賽季深圳隊能夠保級並股改成功,深圳值得擁有一支中超球隊!”

張源的祝福很美好,但現實很骨感。

同樣在告別時,陳濤也在微博發文並給深圳隊送上祝福:“我也相信深圳隊一定會苦盡甘來,向陽而生!”,而在長文的最後,陳濤引用了米蘭·昆德拉的一句話:

“這是一個流行離開的世界,但是我們不擅長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