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28啓動基金 助遭暖化衝擊國家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8次締約方大會(COP28)11月30日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杜拜開幕。近200個國家於當天同意啓動達4.3億美元的「損失與損害基金」,以支援遭受全球暖化衝擊的國家。(新華社)

爲期兩週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8次締約方峰會(COP28)11月30日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開幕,除探討是否停止開採石化燃料外,首日與會國家立即同意設立「損失與損害基金」協助受到全球暖化衝擊的國家。此外,英國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宣佈提供16億英鎊,用於支援亞非兩洲的森林砍伐和能源創新計劃。

COP28會議首度在會議第一天就通過決議,近200個國家同意啓動支援受全球暖化衝擊的國家的損失與損害基金。COP28主席賈比爾(Sultan Al Jaber)盛讚:「我們以驚人且罕見的速度,作出這項富有歷史意義的決定」。

應對氣候變化及其災難性後果所費不貲,遠超世界各國目前投入的預算。聯合國數據指出,2030年時開發中國家至少需2000億美元因應極端氣候的負面影響,資金來源因而成爲會議中主要爭點。開發中國家主張2030年前損失與損害基金應有超過1000億美元,而造成氣候變遷的主因是已開發國家過往使用石化燃料,應就此提出經濟面補償。

德國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隨即宣佈分別提供1億美元,然而美國僅樂意提供1700萬美元,遭智庫非洲電力變革(Power Shift Africa)主任艾道(Mohamed Adow)批評「金額相較於美國該解決的問題,根本是九牛一毛」。

COP28的另一項焦點在於是否應立即結束石化燃料開採與使用。各國在COP26峰會上雖同意逐步減少煤炭的使用,但針對是否放棄所有石化燃料依舊存在分歧,反映全球社會對於能源轉型的觀點各異,並衍生出石油大國未來發展的疑慮。

此外,主席賈比爾的背景同樣有所爭議。賈比爾身爲國有石油企業執行長,遭外界指責有意在會議中爲石化燃料另尋出路,引發對其公正性的質疑。

蘇納克於會議中承諾提供16億英鎊資金,供亞非兩洲對抗氣候變遷,具體分配將在會期中公佈。已知其中5億用於解決森林砍伐、3.16億投入能源創新計劃,另有6000萬提供前述損失與損害基金使用。外界認爲此舉是英國加強環保聲譽的對策,蘇納克稱此舉系針對先前批評之迴應,同時強調英國應對氣候變遷的務實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