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淚彈驅離民衆較符合比例原則? 龍騰公民課本引爭議

龍騰公民課本催淚彈員警架離兩者作爲說明比例原則例子,引發網友熱議。(圖/網友提供,下同)

記者蘇晟彥綜合報導

香港佔中事件中港警以催淚彈驅散遊行民衆手段,引發無數人強烈撻伐。而在PTT上就有網友指出,龍騰版高中公民課本中提到比例原則章節時,竟以使用催淚彈比起優勢員警架離洽當,符合比例原則引發網友熱議,有人就表示,根本在宣導錯誤觀念

從3月太陽花學運到9月才發生的香港「佔中」事件,警方驅散民衆的方式一直是受到爭議部分,很多人都會討論警察的驅離方式是否會符合「比例原則」。PTT上有網友就在八卦版上PO文指出,他高中弟弟龍騰版的公民課本第三冊提到比例原則章節時,以違法集會遊行爲例舉出使用「優勢員警架離」及「催淚瓦斯驅離」兩種方式,其中以「催淚瓦斯驅離」方式因爲是犧牲少數集會遊行者的集會自由,保障衆多民衆行的權利,其採行方式與達成目的並未失衡,較符合衡量性原則。

▲有網友表示這樣錯誤的例子根本是在洗腦孩子思想

文章一出隨即在PTT上引發熱烈討論,有網友就指出員警架離因爲身體接觸手段過「重」,投擲催淚彈對人體傷害較「輕」,是以對員警造成的傷害來判定輕重嗎;有網友也搬出法律常識表示,課本示意圖中完全沒有論述,只用結論判斷是否符合比例,根本在誤導學生,質疑是否要更準確地去解釋才正確;但也有網友說,課本的重點是以優勢員警架離跟催淚彈驅離來做比較,硬要做選擇或許是催淚彈較爲輕,但兩種行爲根本都是不對的行爲,不應該拿這樣的例子放在課本上,讓學生認爲投擲催淚彈是正確的行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