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換宿」吃病媒蚊! 黃金蝙蝠館推蝙蝠屋對抗登革熱

讓蝙蝠「打工換宿」吃病媒蚊,雲林縣水林鄉黃金蝙蝠館推蝙蝠屋對抗登革熱。(張恆嘉提供/張朝欣雲林傳真)

雲林縣水林鄉黃金蝙蝠生態館維護蝙蝠生態,研發10餘種蝙蝠屋,近日登革熱延燒,食蟲性蝙蝠每天能吃掉近千隻昆蟲,包括病媒蚊,民衆可在住家附近裝設蝙蝠屋吸引蝙蝠進駐,讓蝙蝠「打工換宿」消滅病媒蚊,藉此減少感染登革熱機率,不過這屬於輔助防疫,主要還是要落實居家環境巡檢,纔能有效清除病媒蚊孳生源。

本土登革熱持續延燒,雲林縣6月30日出現2例確診案,民衆紛紛加強住家環境清掃,各鄉鎮市公所也進行環境消毒工作,黃金蝙蝠生態館負責人張恆嘉2日表示,利用生物防治減少病媒蚊,也是防範登革熱的方法之一,蝙蝠是自然界的除蟲害高手,可考慮裝設蝙蝠屋請蝙蝠來幫忙吃掉病媒蚊。

張恆嘉說,絕大多數蝙蝠不會築巢,蝙蝠屋於是成爲棲所補償、環境教育、生態監測與公民科學參與的好工具、好教材。他與水林鄉蘇秦社區發展協會合作,設計的4隔間可掀門款蝙蝠屋,目前至少有13種蝙蝠曾入住,爲亞洲最多種蝙蝠入住的人造棲所;雙層款蝙蝠屋至少有7種蝙蝠入住。

張恆嘉提到,以往蝙蝠屋在生活上的應用,主要是結合生態耕種,與農民合作在農田周邊設置蝙蝠屋,進行「蝙蝠除蟲施肥法」農業,面對今年登革熱來勢洶洶,民衆可考慮在住家周邊裝設蝙蝠屋,這種生態防治方法不會有噴藥消毒的污染疑慮,且能促進人與其他生物的生態共融,在國外相當受歡迎。

張恆嘉指出,民衆若需要蝙蝠屋,可到蝙蝠館洽詢,本月21日蝙蝠館也會舉辦蝙蝠屋DIY活動。蝙蝠屋主要以再生林杉木爲材料,比較不會犧牲生態系統,可保持森林生態的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