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舉辦新書發表會 再推2部寺廟專書

臺南市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再推出2部寺廟專書,爲府城在地寺廟的歷史宗教建築文物及其相關研究留下寶貴記錄。(圖/記者林悅翻攝,下同)

記者林悅/臺南報導

臺南市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繼發表《亞洲觀音與女神信仰研究》、《漢學東亞文化研究》2部學術專書後,24日下午再推出2部寺廟專書:《典藏臺疆祖廟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之美》、《大觀在上 保愛生民――觀興學術論文集》,爲府城在地寺廟的歷史、宗教、建築、文物及相關研究留下寶貴記錄。

財團法人臺南市臺疆祖廟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吳漢清董事長表示,該亭宮長年爲寺廟文化的延續與創新不遺餘力,期望在信仰場域注入人文元素,充實寺廟文化內涵,因此自2012年起每年皆以其祭祀神祇信仰、寺廟文資保存爲主題舉辦國際學術研討會,今年更以「寺廟之美」爲主題,10月25日要在成功大學中文系館召開「寺廟之美」國際學術研討會,而以二部新書的會前發表會隆重拉開序幕

24日下午在臺南市北區成功路「觀興學苑」推出的這2部新書,第1部是《典藏臺疆祖廟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之美》,由廟方委託、財團法人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承辦,林明德董事長擔任主編,經由深入調查研究、論述,統整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蘊含的人文元素,更引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於世界遺產的評估架構,分爲歷史篇、宗教篇、建築篇以及文物篇四個面向,並邀請該領域學者陳益源柯榮三、李豐楙、侯明福、李幹朗等人蔘與撰稿與審訂,又收錄了許多初次公開的寺內精彩照片,美不勝收。

第2二部是《大觀在上 保愛生民――觀興學術論文集》,由府城觀興文化藝術基金會侯明福會長擔任主編,收錄八年來與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有關的十五篇重要學術論文,內容涉及二間廟宇信仰、祭典、文資、組織、活動等,豐富紮實。該書陳益源顧問序指出,連續8年、2百篇論文,皆由大觀音亭祀典興濟宮所催生,而其中直書大觀音亭祀典興濟宮者僅十餘篇,如此比例,正充分顯現出該亭宮董其事者胸襟氣度,證明該亭宮挺身而出主辦宗教信仰國際學術研討會,是爲了大家而非爲了一己之私。

《典藏臺疆祖廟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之美》、《大觀在上 保愛生民――觀興學術論文集》新書發表會,系由政治大學榮譽特聘教授李豐楙、府城觀興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吳福春共同主持,並安排柯榮三、李淑如二位教授擔任綜合座談引言人,臺南市文化局葉澤山局長特地到場致詞表達祝賀,現場還有臺灣中文學會梅家玲理事長帶領的全體理監事,以及參加「寺廟之美」國際學術研討會的與會代表,約60位學者共襄盛舉,大家一起爲府城在地寺廟留下寶貴記錄與豐碩成果而喝采。

綠茶香優雅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