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師生控董事會霸佔10億校產 教育部承諾審慎審查

臺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與師生上午前往立法陳情,除揭露大漢董事會掏空校產圖謀霸佔公產,也呼籲教育部解散董事會,保障花蓮學生受教權。記者杜建重/攝影

立法院今天舉行教育文化委員會,由教育部報告「教改30年廣設大學及技專升格如今面臨整並退場之問題及對策」,花蓮大漢技術學院師生則在場外陳情,質疑學校董事圖謀霸佔10億元校產。教育部坦言,依法不能直接介入,但會審慎審查。

高教工會組織部主任林柏儀表示,大漢技術學院日前逕自對外宣佈欲突襲停辦,在於當年私校退場條例上路後仍留下「逃逸路線」,私校爲規避校產充公、重組董事會,刻意在學校被列爲專案輔導前,就自行循私校法停招停辦。

高教工會指出,大漢技術學院董事長透過「大漢工商教育基金會」,向大漢技術學院以遠低於成本及市價的租金,承租臺中產學分部的校地,併成立「洛克威爾藝術實驗教育學校」,大漢技術學院臺中分部每年向臺糖支付租金約400多萬,也耗資2億元興建建物,每年維持成本超過千萬元,卻以360萬元「賤租」校產予洛克威爾實驗學校,使學校每年虧空600萬元。

工會和師生質疑,校董事正涉及掏空校產並圖利其他事業,若大漢未重組董事會,恐將校本部價值10億、19公頃的土地建物淪爲董事會私產,嚴重傷害教育公共性。

林柏儀指出,大漢若停辦,不僅侵害花蓮的教育資源,甚至可能引發後續學校效法。呼籲教育部解散、重組董事會,確保校產歸公和師生權益;再者,新任教育部長鄭英耀將於520接任,520之前教育部不應推動任何學校退場。

場內立法委員也關注大漢技術學院研擬停辦一事,立委範雲指出,大漢的案例非常重要,私校法對於學校退場規定較寬鬆,因此當年通過私校退場條例時,也認爲應同步修私校法,如今大漢在財務尚未發生問題時,就欲以私校法退場,「擔心的狀況還是發生了。」

立委萬美玲也指出,大漢技術學院體質無虞,董事會則是擔心未來辦學環境嚴苛、校產被充公,於是現在就欲提前退場,呼籲教育部針對不同狀況的私校應有不同應對方案。

但教育部長潘文忠坦言,部分團體認爲教育部應直接介入,但大漢不適用私校退場條例,「我們不能直接介入取代。」但學校欲停辦,依法有一定校內程序,董事會若提出停辦計劃,教育部也會審慎把關。大漢日、夜間部僅剩下一百多名學生,也一定會維護教職員生權益。

大漢技術學院師生上午前往立法陳情,呼籲教育部解散董事會,保障花蓮學生受教權。記者杜建重/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