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黃俊文的一天 紐約生活從4點半開始

小提琴家黃俊文在茱莉亞音樂院一路從先修班讀到碩士班,讀了12年。(李欣恬攝)

黃俊文平常喜歡去中央公園跑步,鍛鍊身體,城市裡難得的大片綠園和湖畔,自然景觀與生態,也爲忙碌的紐約市居民提供一個紓解身心的空間。(李欣恬攝)

國家交響樂團在新任音樂總監準馬寇爾上任後,首度帶團隊出國巡演,別具意義。紐約時代廣場上、林肯中心艾莉絲圖莉廳外,也都可看見「臺灣愛樂」的海報。(李欣恬攝)

國家交響樂團在新任音樂總監準馬寇爾上任後,首度帶團隊出國巡演,別具意義。紐約時代廣場上、林肯中心艾莉絲圖莉廳外,也都可看見「臺灣愛樂」的海報。(國家交響樂團提供)

大衛格芬廳是紐約愛樂的常駐基地,長年音響待調整,在疫情間,總算有空檔重新裝修,調整內部,於去年重新開幕。(李欣恬攝)

位於紐約的茱莉亞音樂院,是全球最頂尖的音樂院之一,在疫情後難得再度開放外賓參觀,在享譽國際的臺灣小提琴家黃俊文帶領之下,他也和臺灣媒體分享他在茱莉亞的求學生活,以及現在在紐約的一天,是從清晨4點半開始。

黃俊文平時除了忙於國際巡迴演出,同時也是北藝大音樂系的小提琴專任助理教授,他平常在紐約時,會在4點半起牀,和臺灣的學生連線和教學,完成教學工作後,開始一天的行程。

黃俊文平常喜歡去中央公園跑步,鍛鍊身體,城市裡難得的大片綠園和湖畔,自然景觀與生態,也爲忙碌的紐約市居民提供一個紓解身心的空間。

黃俊文來自臺南,自小學琴,在恩師王麗雯的啓蒙之下,愛上小提琴演奏,13歲赴美國讀茱莉亞音樂院先修班,師事小提琴名師姜孝和李宜濠,在茱莉亞音樂院也一路讀到碩士班,讀了12年。

然而,在音樂院內部有個走廊,掛了歷屆畢業生合影,但卻找不到黃俊文和同學合照的照片,他表示,因爲工作而錯過了拍畢業照的時間,其中一次還是爲小提琴名家宓多裡代打,那次的演出對他的音樂職涯也至多重要。

黃俊文透露,他和小提琴名家鄭京和的淵源,也是始於茱莉亞音樂院,當時他在學校裡的「保羅廳」演奏音樂會,鄭京和路過聆聽,便向學校要了他的e-mail,準備將他介紹給倫敦愛樂,參與演出樂團主辦的音樂會,後來也開啓了難得的師生緣分,黃俊文也連續多年前往韓國參加由鄭京和、鄭明和等人所打造的大關嶺音樂音樂節。

茱莉亞學院共有五層樓,以三科系組成,包括音樂、戲劇和舞蹈。因校方保護學生隱私,內部無法拍照,內部空間有學生學習所需的一切,能演出歌劇、音樂、戲劇和舞蹈的多功能表演廳,能供給錄音的錄音室,練琴的琴房、音樂大師班教室、教授教學的專屬琴房等,以及戲劇學生實習與製作道具的空間、黑盒劇場,舞蹈學生能運用的上課空間也很充足,有教室是透明玻璃,外頭過條街就是林肯中心,練習時能離夢想舞臺更近。

整座紐約市皆滋養着黃俊文的音樂養成,除了資源豐富的茱莉亞音樂院,裡頭的舞蹈系、戲劇系也是學生開啓視野的來源,林肯中心、卡內基廳、大都會歌劇院、大都會博物館,也都是重要的藝術文化養成。

下午時段,黃俊文會開始專心練琴,爲即將來臨的音樂會準備。紐約時間4月21日晚間8點,他將與國家交響樂團(臺灣愛樂)在林肯中心大衛格芬音樂廳演出,曲目爲布魯赫的蘇格蘭幻想曲。

大衛格芬廳是紐約愛樂的常駐基地,長年音響待調整,在疫情間,總算有空檔重新裝修,調整內部,於去年重新開幕。

這場演出,將會是國家交響樂團首度在美東演出,紐約愛樂的官方網站也在今年初預告這場演出,同爲交響樂團屬性,由紐約愛樂介紹臺灣愛樂給美國聽衆認識,這對於臺灣樂團而言,是重要的里程碑。

此外,這也是國家交響樂團在新任音樂總監準馬寇爾上任後,首度帶團隊出國巡演,別具意義。紐約時代廣場上、林肯中心艾莉絲圖莉廳外,也都可看見「臺灣愛樂」的海報投影,也是在疫情三年後,難得的臺美文化交流。4月21日在紐約的演出結束後,也將陸續到華府、芝加哥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