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挨撞不反擊 sorry各自解讀

2001年中美撞機事件親歷者時任海軍航空兵某團副參謀長趙宇。(新華社

中美撞機20週年,當年的參與者除了殉職的解放軍飛行員王偉,還有一同追監美偵察機的海軍航空兵某團副參謀長趙宇。趙宇退伍後轉文職,任四川省臺辦副主任,2019年9月退休,幾年前因緣際會下,曾與海基會副董事長高孔廉,聊起那段驚心動魄的過程

高孔廉1日受訪表示,他2017年曾率學生赴四川參訪,由時任四川省臺辦副主任趙宇陪同接待,期間趙與他聊到中美撞機這段往事。高孔廉說,趙宇駕駛的是率隊的「長機」,罹難的王偉駕駛的是跟隨長機的「僚機」,美方的偵察機坐十幾個人,很大臺,大陸戰鬥機則一人開一架,較小臺,因此當發生擦撞時,王偉的小架戰鬥機就直接下墜,連跳傘都來不及。

高孔廉說,發生擦撞後,趙宇立刻回報指揮部,併發回定位位置,還馬上詢問要不要採取行動反擊,不過指揮部並不同意反擊的請求。高孔廉認爲,20年前中美的軍事實力還有很大一段差距,因此大陸不敢貿然跟美國發生軍事衝突

高孔廉指出,趙宇的飛機隨後降落在海南軍用陵水機場,想不到美方受損傷的偵察機緊跟在後,在沒有得到中方同意下迫降於此;美國要求從美國派人到陵水機場修繕飛機,再原機返美,不過大陸不同意,認爲這是中國主權領土,美國已經未報備迫降,竟還想在這修飛機,因此堅決不同意,並要求美軍必須自行將飛機拆解完後才能運回,美國最終只能妥協。

在道歉問題上,雙方也一度僵持。據高孔廉轉述,當時中方要求美國必須爲此事道歉、賠償,但美國不肯,雙方爲此協商了將近2周。在法律認定上,使用「apologize」的道歉才具有效力,可要求對方賠償,不過美軍最終用「sorry」表達,並只付了美偵察機人員在中國吃住的費用,並未賠償中國戰鬥機和人員損失,而大陸則將sorry翻譯成「道歉」,對內宣傳。高孔廉形容,這是大陸「找臺階下」。

對照今日的中美實力對比,高孔廉指出,解放軍軍事實力仍與美方有差距,但已經增強很多,他認爲中美在當年實力差距大時,都不願輕易擦槍走火,現在只會更小心,他認爲中美雙方都應該有所節制。

高孔廉指出,3月在阿拉斯加舉行的中美2+2高層對話,大陸是在正告美國,「不要再把我當作東亞病夫」;而從大陸長遠目標來看,當務之急是要實現「民族偉大復興」,因此他認爲,若中美空中遭遇發生於現在,大陸還是寧可先忍一忍,不願貿然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