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出口有極限嗎?

圖╱新華社

大陸外商企業出口比重

長期以來,外商對中國大陸的出口貢獻不小,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之後,隨着外商大舉投資設廠,直到2012年大陸每年出口總值裡總有5成以上是這些外商所生產的商品。美國政府老是抱怨貿易赤字來自大陸,事實上,美商的貢獻也不遑多讓。

在川普2017年出任美國總統,貿易戰開打之前,外商出口佔大陸總出口仍逾40%,這時大陸已是世界最大出口國,隨着貿易戰開打,美國對大陸加徵關稅,大陸貨品在美國市場佔有率逐年下滑,按理說,大陸的外貿應該岌岌可危纔是,惟事實的發展並非如此。

美國圍堵戰略有效

隨着貿易戰持續升級,大陸出口的全球佔比,不退反進,續居世界第一,2017年12.8%,近四年升至14%以上。美國採取的手段甚多,除了不準高階晶片賣到大陸,連半導體設備也橫加管制,無所不用其極的聯合盟友對大陸圍堵,從大陸出口的外商佔比由40%降至今年的28%就可以看出,美國的制裁是有效的,外商在大陸的生產活動已不如昔日熱絡。美國的如意算盤是,當供應鏈移出大陸,少了外商的協助,大陸也就虎落平陽,不足爲慮了。

「新三樣」突圍

雖然美國的制裁有效,但由於大陸的技術一日千里,生產力加速提升,除了傳產出口持續成長,電動車、太陽能電池、鋰電池等「新三樣」去年出口也升破人民幣兆元,沖淡供應鏈外移的負面效應,而讓出口連續15年居世界第一。

依大陸海關統計,自貿易戰開打後的近五年(2020~2024)外商企業出口平均年增率是-0.4%,而本國企業的出口平均年增率卻升至10.6%,這說明大陸非僅沒有虎落平陽,由於技術進步,反而如虎添翼。

貨真價實的出口第一

早年大陸出口有5成以上依靠外商,福特汽車、iPhone、美國老牌玩具企業孩之寶(Hasbro)、時尚鞋類和服裝營銷公司Kenneth Cole等美、歐大廠皆匯流至大陸生產、出口,如此集各國之力,大陸於2009年登上世界第一大出口國,老實說,這個第一併不踏實,隨着美國的打壓,在外商出口佔比降至28%的情況下,大陸出口還能第一,這個第一就貨真價實了。

今年10月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喬治艾娃曾表示,大陸經濟規模已大到難以再依賴出口驅動了,除非轉向消費驅動,否則日後經濟成長可能會降至4%以下。喬治艾娃這話對了一半,也錯了一半,從美、歐發展歷程可知,在社會富裕之後,總會迎來「大消費時代」而帶動經濟成長,這是自然之理,至於出口是否會因爲規模大而難以再成長,這就很難說了。

歷史告訴我們,只要能持續創新,需求是沒有極限的,如此,大陸的出口成長怎會有極限呢?從十多年來大陸外商出口佔比下滑,而外貿卻屢創新高,即足以說明這個道理。

■川普於2017年上任,發動對中國大陸的貿易戰,拜登自2021年加碼對大陸的制裁,雖迫使部分供應鏈移出,然而,外商對大陸投資(實際使用外資)未減,2017年~2023年依序是1,310億美元、1,349億美元、1,412億美元、1,443億美元、1,734億美元、1,891億美元、1,632億美元。

■大陸2001年底加入WTO,外商投資(實際使用外資)於2001~2004年依序是468億美元、527億美元、535億美元、606億美元。出口貿易中,外商投資企業的佔比2000~2003年依序是48%、50%、50%、55%,金融海嘯後,外商投資於2010年首次升破千億美元,達1,057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