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將取消製造業外資准入限制 釋出經濟轉型重要訊號

大陸將全面取消製造業外資准入限制,釋出經濟轉型重要訊號。(澎湃新聞)

大陸《第一財經》19日報導,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18日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主旨演講時宣佈,中國大陸將全面取消製造業領域外資准入限制措施。這是在中國大陸製造業已基本開放及自由貿易試驗區負面清單製造業清零的基礎上,又推進了一步。在外界看來,18日的全面開放製造業的表態,釋放出了中國大陸經濟轉型的重要訊號。中國大陸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商務部前副部長魏建國說:「中國製造業在全球的生產鏈、供應鏈、價值鏈中,已經從過去的中低端邁向了中高端。這次全面放開對全球都是利多的消息,對製造業更是如此。」

根據《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1年版)》,製造業條目中僅剩「出版物印刷須由中方控股」和「禁止投資中藥飲片的蒸、炒、炙、煆等炮製技術的應用及中成藥保密處方產品的生產」兩項。

在自貿試驗區範圍內,於2022年1月1日實施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1年版)》中,製造業條目已完全清零,整體已減至27項,其中禁止類17項、限制類10項。

《第一財經》報導,魏建國表示,此次全面取消製造業領域的外資准入限制,釋放出三個關鍵的訊號。

首先,中國大陸站起來靠的是製造業這個「脊樑骨」,接下來富起來、強起來也要繼續靠製造業這個「脊樑骨」。其次,中國大陸高水準的對外開放,將以中國大陸製造業全面取消外資准入限制爲關鍵的開端。第三,中國大陸經濟今後的發展,仍然要靠實體經濟,「這改變了過去歐美大國在發展中逐漸走向服務業而輕視了製造業的道路」,中國大陸在製造業上擁有較強的基礎和支撐,接下來還要進一步提升,在發展服務業的同時持續加碼製造業的升級,「兩手都要硬」。

《第一財經》報導,大陸商務部研究院學位委員會委員、研究員白明也指出,中國大陸從製造業大國跨越到製造業強國,必須要積極參與經濟的全球化,利用全世界一切可利用的優質資源。只有這樣,邁向全球製造業強國的步伐才能加快。而此次從自貿試驗區製造業負面清單清零擴大到大陸全國層面,是全方位的開放,表明了中國大陸對外開放的大門將越開越大的堅定態度。

上海外資協會會長黃峰稱,大陸全國層面的製造業外資准入此前已經基本放開了,這次的全面開放更多是一種表態。在全球經濟復甦乏力的背景下,中國大陸吸引外資面臨挑戰,需要持續推出更具針對性和含金量的穩外資政策。

魏建國指出,放眼全球,中國大陸超大規模的市場仍然頗具吸引力。無論是醫療機械、高精尖技術、5G應用等等,都存在巨大的需求。如今製造業外資准入限制全面放開,意味着中國大陸對外商投資將更加看重,也有望在連續多年穩步發展的基礎上,繼續加快步伐。

魏建國提出,中國大陸的製造業目前還有一些關鍵技術、關鍵的成套設備存在卡脖子問題,比如晶片、曝光機、蝕刻機等,針對這些中國大陸應投入更大的精力,並下好三步棋。

首先,所有的製造業都應該把科技創新當成首要的任務。特別是在當前的數字經濟之下,不僅要提升傳統制造業的創新,也要加大機器人、新材料、新工藝等行業的投入。其次,在科技創新的整體政策下,人才是關鍵。中國大陸製造業不僅要有自己本地的人才,也要吸引大量國外人才。最後,要打造全球最佳營商環境。推動製造業升級發展,還需要通過營造全球的最佳營商環境,把全生產要素,也即資本、人才、技術、土地、資訊進行匹配,以達到投入最少、效率最高的效果。

魏建國看來,吸引外資依靠優惠政策和低成本勞動力的時代已經過去了,要想實現新的吸引外資的手段和目標,除了靠大市場,還要向規則、規制、管理和標準要紅利,抓緊實施制度性的開放。另外,當前大陸國內的消費復甦動力較弱,需要推出更多的政策來增強。他提出,今年全年吸引外資的規模有望達到2300億~250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