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人在臺灣》學長姐制度背後的意義

跟小組完成手工作業。(作者提供)

06 學長姐制度

接下來講一個讓我一開始非常、非常、非常不理解的事情——「學長姐制度」,學長姐是「學長」跟「學姐」的總稱。廣東是叫「師兄師姐」,這在臺灣人聽起來可能就很佛系、阿彌陀佛的感覺。

大一嘛,剛來臺灣不太懂這兒的規矩,我很不明白爲什麼學弟妹在路上見到學長姐一定要大老遠主動打招呼,學長姐課間來班上宣傳活動,大家還要在下面熱烈迴應歡迎,無條件幫忙寫調查問卷什麼的。

我真不懂,幹嘛要這樣?後來同屆的朋友跟我說,臺灣有句話,「今日留一線,日後好相見」——不像大陸,同班同學,畢業後,這輩子指不定就再也見不到了;在這個地區社死了,換個地兒改名換姓從頭來過,也完全可以;臺灣「小」,尤其是讀同一個專業的,日後基本就混差不多圈子,跟上下級同學搞好關係,真的很重要。

我近視,又不愛戴眼鏡,所以我眼中基本沒有學長姐的存在,噗。在世新的時候很白目,我現在才感受到世新在新聞、傳媒這一塊的資源有多麼強大。

自己做自媒體啊,還挺常遇到世新學長學姐扶持一把的,比如有時候發了影片,小編來私訊問我拿後製版權,常聽對方說類似的話:「我有個同事他也是世新的哦。」或者直接說:「我也是世新的啦,小學妹加油喔!」

畢業了進入臺灣各大媒體工作的學生,世新很多,我相信同一個學校、乃至同一個專業的,對學弟妹至少會稍微友善一點,包括我自己,我如果有資源有能力的話,我也願意這麼做。

我自認爲在臺灣自媒體圈的小小成績,是仰賴母校世新的培養,及許多看不見的、隱性的、在不知名角落的世新學長姐對我的暗助。

(《赴臺就讀的校園文化衝擊》之四)(廖小花/臺師大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