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最薄不鏽鋼問世 「手撕鋼」厚度僅A4紙張4分之1

太鋼集團研發出「手撕鋼」。(圖/翻攝自中新網,下同)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山西省太原市的鋼鐵企業太鋼集團,自主研發出可替代進口的「手撕鋼」產品。這種不鏽鋼厚度僅有0.02公釐,相當於A4紙張4分之1的厚度,是大陸目前最薄的不鏽鋼,主要應用於航空航太石油化工汽車電子電腦領域。由於工藝控制難度很大,產品以往都從日本德國等國家進口,隨着太鋼研發的手撕鋼問市,將可打破海外長期壟斷的局面

太鋼集團的手撕鋼日前開始量產預計產量達到3000公斤左右。這種不鏽鋼雖然用手就能輕鬆撕開,硬度卻非常高,最常見的用途是在手機電池的封裝,能夠減輕手機電池爆炸的危害,以每公克爲單位販售,幾乎和一張同等面積的百元人民幣等值。太鋼精密帶鋼公司檢驗主管廖席表示,不鏽鋼精密帶鋼的尺寸範圍一般介於0.05至0.5公釐之間,0.05公釐以下稱爲不鏽鋼箔,目前市場上多爲0.05公釐的軟態不鏽鋼,「我們研發的0.02公釐不鏽鋼高於行業標準。」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太鋼也曾研發出「筆尖鋼」,一度引發輿論熱議。隨着大陸最薄不鏽鋼的問世,不僅打破長期由海外壟斷的局勢連帶也將「中國製造」的標籤推向全球市場。太鋼集團目前還與衆多企業展開合作致力開發氫燃料電池乘用車柔性太陽能光伏發電海洋探測、新型鋰電池包覆等領域的新型材料

大陸是圓珠筆消費生產大國,每年生產圓珠筆將近400億支,然而圓珠筆使用的筆尖鋼卻長期依賴進口。2016年初,李克強總理髮出「圓珠筆頭之問」,引發業界熱烈響應。太鋼集團也在同期進行組織,圍繞球座體材料國產化展開一系列工藝技術研究,先後在材料的易切削性、性能穩定性、耐鏽蝕性等7大類難題上取得突破,掌握貴重金屬合金均勻化、夾雜物無害化處理等多項關鍵技術,爲關鍵材料的國產化奠定重要基礎,成功研發出國產筆頭用不鏽鋼材料,並且實現穩定批量供貨,合作用戶涵蓋80%以上國內不鏽鋼筆尖生產企業。

▼太鋼集團。(圖/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