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史上最短命政府倒臺,疫情之下忙內鬥,“腹瀉總理”保位失敗

短短一週裡,三年內換了兩屆政府的馬來西亞,再次見證了一場意料之中的政治鬧劇。

8月16日,去年二月憑藉“喜來登政變”上位的前總理穆希丁·亞辛(Muhyiddin Yassin)失去議會多數支持後自動請辭,以他爲首的國民聯盟(Perikatan Nasional,簡稱國盟)政府,也創下了大馬迄今爲止執政時間最短記錄——僅有17個月。在新總理到任前的過渡時間裡,穆希丁還會繼續以看守總理的身份履職,原本的內閣已全部解散。

穆希丁·亞辛創下了大馬迄今爲止執政時間最短的紀錄 / AP

“倒穆”成功後,覬覦總理之位已久的各方勢力一鼓作氣,推出多名候選人。而拜相的第一步,是要拿到過半數的國會議員支持,即111票。最後階段,只剩下兩軍對決:現任副總理兼國防部長、巫統副主席依斯邁沙比裡(Ismail Sabri Yaakob),和最大反對黨聯盟希望聯盟的主席安瓦爾•易卜拉欣(Anwar Ibrahim)。

週四(8月19日)下午,最高元首阿卜杜拉召見114名聲稱要支持依斯邁沙比裡的國會議員,確認他們的決定。除巫統之外,支持依斯邁沙比裡的其餘幾大黨派議員也先後抵達皇宮。與此同時,反對黨方面表示,他們還沒有收到覲見國王的邀請。兩次與總理寶座失之交臂的安瓦爾再次夢碎布城,反對黨聯盟只能爲他爭取到105票。如無意外,依斯邁沙比裡將成爲新一任馬來西亞總理。

穆希丁政府如今的垮臺並非平地驚雷,而是“耍賴”了很久才換來的最後一絲體面。

首先,穆希丁政權本身就缺乏民意基礎和執政正當性,也因此常被民衆嘲諷爲“後門政府”,意爲“走後門才進的政府”。2020年2月,穆希丁帶領其麾下土團黨和公正黨的阿茲敏,雙雙脫離當時執政的希望聯盟,發動“喜來登政變”。2月29日,元首在詢問過超過兩百名議員意向後宣佈,由穆希丁接替辭職的馬哈蒂爾成爲大馬第八任總理。儘管朝野上下對此一片錯愕,但是穆希丁就這樣在沒有明確獲得多數支持的前提下於3月1日上位了。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穆希丁政府剛起步就撞上了新冠疫情的全球爆發。曾經被他“背刺”一刀的前總理馬哈蒂爾也在5月發起對對穆希丁的不信任動議,但是該動議被國會以專心抗疫爲由擋了下來。隨後,巫統內部不滿穆希丁的勢力開始集中發力。去年12月,巫統和希盟在霹靂州議會上支持對土團黨議員阿末法依查的彈劾,致其丟掉“霹靂州務大臣”這頂烏紗。今年1月,巫統在全國的191個區部中又有143個通過議案,決定下屆大選不會再和穆希丁帶領的土團黨聯手。

12月議會直播片段 / 網絡截圖

就算不考慮和巫統以及馬哈蒂爾的陳年舊怨,土團黨成爲巫統的攻擊目標也並不難理解——兩黨的基本盤都是靠打種族牌得來的馬來人選票,也就意味着兩派人要搶同一張餅。眼看自己勢必撐不到2023年全國大選,穆希丁只能動用“拖字訣”,輔以其他軟硬兼施的操作,以應對來自民意和政敵的夾擊。

國盟政府抗疫不力引發民怨沸騰,成爲穆希丁最顯眼的錯處,但是穆希丁政府竟然“妙用”疫情,以疫情爲藉口多次延遲開啓國會,以此來避免被彈劾。

截至8月19日大馬衛生部的最新消息透露,馬來西亞全國單日新冠確診數字再創新高,達到22948宗,連續第二天超過2.2萬,新增死亡病例178宗,累計感染病例接近149萬。儘管大馬的疫苗施打率已經達到約32%,穆希丁也將其作爲臨下臺前最後一個,也是最值得誇耀的政績,但馬來西亞7月份以來感染累計已突破100萬,而疫情曲線仍在持續攀升。截至8月19日中午,一次全國範圍的篩檢(163,264人)發現陽性率高達14.06%。《海峽時報》預測,在大規模疫苗接種初見成效之前,由於政府將有針對性地重啓經濟,本月預計會迎來感染率峰值。

在疫情應對上,穆希丁政府幾乎犯了和印度一模一樣的錯誤——自以爲控制住了疫情而過早地放鬆防範,加上政客們一心着急搞選舉,於是去年的防疫“優等生”至今深陷Delta變種肆虐困局。去年8月,希盟合作政黨民興黨發現有政敵試圖收買州議會議員推翻他們領導的沙巴州政府,政府決定開啓沙巴州選舉,且從東馬返回西馬的人不用接受強制隔離。競選從9月12日開始提名,爲期14天期間,出入該州的人流量驟增,政府批准了多達257次政治集會,且這些集會中很少有人遵守衛生指南保持社交距離或佩戴口罩。

官方統計數據顯示,僅26號投票日當天投票站就聚集了多達110萬選民。新加坡國立大學在事後調查中發現該州近七成的感染病例與選舉有關。去沙巴參與助選活動的政客中也有數人“中招”。雖然目前疫情重心轉移到了雪蘭莪,柔佛和吉隆坡,但沙巴在19號的單日新增確診仍高達2583宗,僅次於最嚴重的雪蘭莪州(7175宗)。

全面“封城”期間,警方在道路上設置檢查站,查驗通行者的證件 / 人民視覺

防疫失敗疫情失控,只是問題的其中一個側面,政府官員和部長們在疫情期間醜態百出,進一步引燃了民衆怒火。封城期間,這些大人物們不僅沒有以身作則,反而出現各種違反防疫規定的行爲被民衆抓包,加上對他們的懲罰力度過輕,對待官民雙重標準的質疑也接踵而至。

部長們從海外歸來時可免於14天的強制檢疫期,而議員們則被允許自由出國旅行,還有一羣部長被發現不遵守出行限制令,出現在餐館堂食。去年3月,時任衛生部長拿督斯里阿達姆-巴巴(Adham Baba)博士甚至在電視節目上公然兜售僞科學,說喝溫水可以消除病毒,建議民衆用溫水將病毒衝到胃裡,讓消化酸殺死病毒。

問題還遠不止疫情本身。由於政府祭出的封城措施缺乏遠見,反反覆覆,但始終沒能抑制住疫情,反而造成了民不聊生的現實後果。去年春夏季節,馬來西亞曾實行過最嚴格的行動管制令(Movement Control Order)MCO1.0,但隨後爲了逐步放開經濟,讓商家和中小企業得以生存,管制政策逐步放鬆爲MCO2.0和MCO3.0。去年12月,政府放寬了跨州旅行。

然而,從10月到12月,大馬的累計病例翻了接近10倍。轉眼今年4月份,新一輪爆發小高潮出現,穆希丁又突然宣佈全國從6月1日進入全面封鎖(FMCO),防疫政策如同印度煎餅一樣翻來覆去,令國民措手不及。

笑話歸笑話,“印度煎餅式防疫”在現實中的後果卻令人笑不出來:它帶來了觸目驚心的失業數字和自殺率。據亞洲新聞臺報道,在過去16個月裡,馬來西亞僅零售行業就有30多萬人失業,30%的商店永久關閉,如果封鎖延長,還有50%的留崗人員也將丟掉飯碗。警方的最新統計顯示,截至今年五月,大馬全國發生了468起自殺事件,平均每天有3人自殺。

今年6月,穆希丁視察新冠定點醫院 / 馬來西亞總理府網站

爲了避免更多人因經濟拮据而自殺,一些年輕人在社交媒體上發起白旗運動(#BenderaPutih),讓需要幫助的人在家門掛白旗,志願者會提供食物救助。然而,穆希丁並不承認政府失能,稱政府的“國家關愛之籃”已經給民衆發放物資,民衆沒必要舉白旗。

民間隨後又發動了與之相對應的“黑旗運動”,發泄對穆希丁政府的怒火,要求穆希丁下臺,結束緊急狀態,重開國會。

至於爲什麼不開國會,這是因爲只要國會一天不開,議員就無法針對緊急法令進行辯論,從而對總理的防疫失敗展開彈劾,穆希丁的總理之位就可以多坐一會。6月16日,最高元首阿卜杜拉發出諭令,宣佈緊急狀態在8月1日後就可以解除並不再延長。但是到了6月30日,總理辦公室又傳出一紙通知,稱穆希丁腹瀉入院,內閣會議被迫取消。直到7月26日,停擺了7個月的國會才終於重開。

7月7日,穆希丁把時任國防部長、巫統副主席依斯邁沙比裡任命爲副總理,此舉被視爲討好巫統的甜頭,同時也是分化巫統內部的一步重棋。

儘管同屬一黨,但巫統黨主席扎希德和依斯邁沙比裡分屬不同派系,在要不要“倒穆”的問題上雙方也有不同立場,扎希德在依斯邁沙比裡升任副總理當晚就宣佈不再支持穆希丁。另外,扎希德也是巫統一開始的總理候選人之一,不過爲了避免選票分散,最終扎希德退出了競選行列。

事實證明,穆希丁埋下的這一伏筆在僅僅四十天後就發揮了作用,在推舉新總理的時候,穆希丁土團黨麾下的31票都投給了依斯邁沙比裡,使他獲得了和穆希丁當初上位時相同的票數,憑藉微弱優勢獲得簡單多數支持。這也不由得讓人懷疑依斯邁沙比裡接棒後是否有意願且有能力掃除前任的積弊,或只是前者的翻版罷了。

依斯邁沙比裡,巫統黨員,現任副總理 / 星報

依斯邁沙比裡成功出線對巫統而言意義重大,標誌着從1957年開始到2018年之間的六十餘年裡一直盤踞在大馬權力核心的巫統捲土重來。巫統上一次退居在野聯盟,還是因爲前總理及巫統主席納吉布牽涉的“一馬基金”金融詐騙案。不過,依斯邁沙比裡與扎希德的分歧已經公開化,以這二人爲界,巫統內部的顯著裂痕預計在短時間內不易彌合,新總理上臺後將會如何行事,也成爲一個懸念。

對於巫統和土團黨爭權導致的這次所謂的政府班子“換血”,在野的行動黨古來國會議員張念羣在Kini TV連線採訪中表達強烈不滿,“既然新政府還是同一批人,爲何巫統和國盟當初不能好好協商,卻要搞垮一個政府?”

皇宮在一份聲明中強調,新總理必須儘快向議會提出信任動議,以證明自己"合法地擁有多數",過去一年半的議會中沒有一個聯盟獲得擁有多數席位,所以必須摒棄“贏家通吃”的觀念,元首也強勢表達了對喋喋不休的政治爭吵的不滿,希望新內閣首要的目標是解決疫情。

至於再次陪跑的希望聯盟,該黨早在今年4月就推舉了安瓦爾爲下屆大選的總理候選人。穆希丁曾表示,由於執政聯盟盟友的壓力,原定於2023年舉行的來屆大選可能在疫情受控的情況下儘快舉行。至於現年74歲的安瓦爾到時“尚能飯否”,以巫統爲首的勢力是合縱連橫還是一家獨大,一切都只能交給時間。(責編 / 張希蓓)

文章版權歸原作者,謝絕商用

如需轉載請私信

@世界說的小世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