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繪本在日出版:純粹感情聯繫中日人民
新華社東京6月18日電(記者楊汀 鄧敏)“大熊貓在日本受歡迎的程度令人吃驚,它們的任何動向都會牽動全日本。可以說,它們是中日友好大使,把中日人民最純粹的感情聯繫在一起。”旅日出版人、日本福音館前執行總編唐亞明告訴新華社記者。
16日是東京上野動物園的旅日熊貓“仙女”(日本名字“真真”)誕下熊貓寶寶第5天,也是由唐亞明策劃和配文、日本鉛筆畫畫家木下晉作畫的講談社繪本新書《森林的熊貓》在日發售的第三天。
今年適逢中日邦交正常化45週年。熊貓“仙女”產仔,日本舉國歡慶。而唐亞明和木下晉向新華社記者講述的繪本新書採風等過程,也讓人感到,對大熊貓純粹的熱愛正慢慢拉近兩國人民心與心之間的距離。
【來之不易的熊貓寶寶】
這是上野動物園5年來首次有大熊貓幼仔出生,也是雄性大熊貓“比力”(日本名字“力力”)和“仙女”繼2012年7月後,再次當上爸爸媽媽。
“仙女”和“比力”2011年2月以租借形式來到上野動物園。次年7月,“仙女”曾產下一隻幼仔,但僅6天后,熊貓寶寶就因肺炎夭折。
自本月12日“仙女”再度生產開始,日本多家媒體每天都跟蹤報道熊貓媽媽和寶寶的最新消息,“今天,動物園首次給熊貓寶寶測量了體重”,“今天, 真真 給寶寶餵奶啦”……到處洋溢着對來之不易的寶寶的歡欣鼓舞之情。
不僅如此,熊貓寶寶的誕生還帶旺了上野動物園附近兩家中餐館的人氣,中餐館的股價隨着熊貓交配、產仔的利好消息一度飆升。
日本關西大學一名教授甚至預測,“仙女”剛生下的寶寶有望提振東京經濟,帶來267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6.5億元)的經濟效益。
【去四川採風,更深入瞭解熊貓】
“日本人第一次知道熊貓是中日建交的時候。當時中國送給日本一對大熊貓,就是 蘭蘭 和 康康 ,在日本引起轟動,日本人對熊貓的熱愛就是從那時開始的。孩子們、甚至大人都願意去動物園看熊貓,參觀高峰時需要排隊三四個小時,只能從護欄外面走過。有時排到面前,發現熊貓在睡覺,孩子甚至會哭。它們有一點動向都牽動全日本。尤其是懷孕、生仔的情況,在全日本都會成爲頭條新聞。”唐亞明在東京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作爲曾策劃出版多本熊貓書籍的旅日出版人,唐亞明早在十多年前就邀請人稱“日本鉛筆畫第一人”的木下晉畫大熊貓。最初是到上野動物園寫生,2013年8月,他們一同前往四川成都採風。
唐亞明說,他“想讓孩子們看到生活在中國大自然中的大熊貓,而不是以前漫畫的、或者擬人化的熊貓”。他介紹說,這本新書也是日方出版社首次購買中日合作的圖畫書版權。
木下晉在新潟接受新華社記者電話採訪時說,那趟四川之行令他印象極爲深刻,不僅更深入地瞭解了熊貓和它生活的自然生態,也加深了對中國的理解。
“那是雅安地震發生後不久,我們去的沿途首先看到了熊貓生長的自然環境。以前,我對熊貓的印象就是動物園裡吃了就睡的 寶貝 ,但去到當地,看到那裡的崇山峻嶺等生態,聽保護中心的工作人員講熊貓的故事,並在中心觀察生活在模擬野生環境中的熊貓時,我開始明白爲什麼熊貓能從冰河時期一直生存到現在。”木下晉說。
他說:“比如,如果生下兩個幼仔,(熊貓媽媽)必須要捨棄一個,在它長大後離開它、讓它獨立。”
【新書搭橋,讓更多人瞭解中國】
翻開這本由黑白鉛筆畫和紅色字體構成的繪本,對開的大畫面上以近乎工筆的細緻筆觸,描繪了大熊貓在野生環境中誕下並哺育熊貓幼仔,以及熊貓幼仔成長和獨立的故事,還刻畫了熊貓與當地老百姓的和諧相處。特別是地震中熊貓受傷、受到當地人救助的場景令人動容。
“四川之行不僅改變了我對熊貓的看法,也增進了我對中國的瞭解。我看到熊貓生活的這片土地和國家是如此廣大,而且不僅僅是地理意義上的大。當時雅安地震纔過去幾個月,我們在當地參觀了記錄地震救災以及搶救和保護熊貓的攝影展。在救災的危急時刻,崇山峻嶺之間的吊橋木板掉了,人們就以身代木板,形成 人橋 ,讓救災人員過去。這讓我感到震撼,感受到中國人精神上的強大。”木下晉說。
他說:“所以在這本書裡,我也將老太太救了地震中受傷的熊貓,並用揹簍把它背下山送到保護中心作爲全書的最高潮。”
據瞭解,木下晉在四川採風後所畫的熊貓繪作,這兩年在日本東京、京都和新潟等多地展出。他說:“很多參觀者表示讚歎,希望去中國親眼看看熊貓。”
木下晉說,目前該書已出版中日英三個版本,希望更多人通過這本書瞭解熊貓,瞭解中國。
(原標題:大熊貓繪本在日出版:純粹感情聯繫中日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