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個申錄取率創新高、缺額創新低 甄選會曝:疫情管制學生無法出國留學

▲今年有5萬2321人獲分發,發率達6成創歷年新高。(圖/記者林敬旻攝)

記者崔至雲臺北報導

109學年大學個人申請管道統一分發結果今(21日)公告,共有5萬2321人獲分發,發率達6成創歷年新高;缺額4197名,創8年新低。甄選會認爲,今年各校缺額率明顯改善,不排除與今年疫情管制邊境學生無法出國留學有關

109學年度分發後的招生缺額計有4,197個,相較108學年度招生缺額4699個,減少502個,是近8年新低;增額錄取有29人,其中大同大學、銘傳大學、真理大學、中信金融管理學院各有1人、南華大學2人、長榮大學3人、清華大學4人、成功大學、慈濟大學各有5人、臺灣大學6人。

今年獲得分發人數爲52,321人,發率達6成,創歷年新高;缺額狀況又是8年新低。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試務組長連昭雯推估,這可能也因爲疫情影響國人認爲暫時留在臺灣還是較爲安全有關。

▲109學年大學申請入學分發統一結果揭曉 。(圖/記者崔至雲攝)

因應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俗稱武漢肺炎)疫情影響,大學個人申請管道也提供應變機制給受疫情影響而無法應試的考生,有21人適用,最後獲分發人數爲13人。

因疫情,甄選會也提供「大學個人申請管道因慮疫情應變機制」提供給無法應試的考生,適用該方案的考生有21人,經志願校系甄試錄取人數有14人,獲分發人數有13人。這些考生分別分發至東吳大學、淡江大學、文化大學、亞洲大學、臺灣海洋大學、臺南藝術大學、東海大學、大同大學及輔仁大學

甄選會提醒,獲分發錄取生如參加其他入學管道而獲錄取者,應於其他入學管道的錄取大學報到前,向分發錄取大學聲明放棄,否則一經發現,即取消其分發校系之錄取資格。統一分發結果公告前,已於其他入學管道錄取且完成報到者,不適用前述規定

►我們的美麗就用白紙黑字寫下來

►過期的票券只能丟掉嗎?快來兌換東森幣復活你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