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統的歷史,對於中國來說有多重要,面積相近的歐洲有45個國家
中國歷史上長期就有大一統思想,在秦始皇一統天下之前,就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樣的語句出現,這段話雖體現忠君之意,但更多地表現了古代君主對國家統一和中央集權的理念。在漫長的中國古代歷史中,大一統始終是主流,即便出現個別時段的對峙、分裂,但各個政權都在爭取大一統,正是因爲有大一統歷史的,才牢固了大一統國家的基礎。
在900多萬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實現大一統,是不容易的。國土面積排名前六的國家中,俄羅斯是一個聯邦制國家,國家的一級行政區叫聯邦主體,包括州、自治州、共和國、邊疆區等,聯邦對下面的管轄並不牢固。加拿大雖然有君主,但實行的聯邦制,內部的省份和地區有很大的自主權。美國的一級行政區雖然被稱爲州,實際應該是邦,甚至可以稱爲國,有相當大的自主權。巴西也是聯邦制的國家,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的情況屬於一樣的。聯邦制國家其實是有很大缺點的,主要是行政效率低下、地方保護主義還有分離傾向嚴重。嚴格來講,這些國家並不是大一統的國家,內部其實和周朝時期的分封制差不多。
比中國略大的歐洲,存在着45個國家,即便有歐盟的存在,這些國家還是獨立的存在,歐洲也不能像中國這樣有凝聚力,這就是大一統對於國家發展帶來的益處。
能夠實現大一統,對於一個穩定的國家形成其實是非常重要。國是大家,家是小國。國和家密不可分,國不安,則家不寧。實現一個國家的長期穩定就是大一統,沒有大一統,就沒有一個國家共同的東西,大一統對於一個國家非常重要。
一、大一統有助於形成共同文化
書同文,車同軌,度同制,行同倫,地同域,確保了共同的文化形成,有共同文化纔能有共同國家。很多國家內部存在的分裂和不認同,都和沒有形成共同文化有關。雖然在一個國家地域分南北,風俗也不同,但是主要的文化是相同、相通的,這就避免了因文化差異出現分歧,演化成分離。非洲的很多國家有分裂風險就是因爲這些國家在歷史上不屬於同一大一統國家,又長期經歷帝國主義的殖民,國家缺乏文化向心力,一有風吹草動,國家就會出現危機。
二、大一統讓國家和民族觀念深入人心
對於自己的國家認同,是一個國家國民能夠愛自己國家的前提,不認爲自己是中國人,就很難愛中國這片土地。科索沃人如果認同自己是塞爾維亞人,就不會有那麼多人想讓科索沃脫離塞爾維亞。天南海北的不同民族都認同這個國家,就是大一統最大的作用。有些國家存在的自治共和國或者自行宣佈成“國”的這些區域的居民,他們認同的國家又會是哪裡呢?統一國家的前提就應該我只屬於這一個國家,而不是其中的國中之國。沒有民族凝聚力的國家,不僅成不了強國,有可能成不了真正意義上的國家。
三、大一統體現在大是大非上的大局觀
衆志成城、萬衆一心在某些國家是不成立的,爲了別人或者別的羣體,放棄自己或者自己所在區域的利益,在某些人眼中是不可接受的。這不能簡單的用自私來形容,而是長期環境的潛移默化。比如,爲了完成某項公共利益,影響了某一部分人的利益,在國外就應該可能因爲少數人不同意而擱淺。做一件事,照顧到每一個利益相關方的利益,這是正確的,但是凡事沒法面面俱到,也沒法全部做到周到,正常情況下,就需要一部分人失去或者損失利益。如果一味的因一己私利而反對這些行爲,未免不值當。從長遠看,也不利於整個區域甚至國家的發展,最後也會反過來影響個人的生活。
四、大一統體現在一個聲音代表國家
我們的鄰居緬甸,從獨立到現在,長期處於內部紛爭之中,誰是代表緬甸的聲音?現在似乎說不太清楚,緬甸有很多區域處於獨立或半獨立狀態,這些區域都有自己的武裝,可以理解成軍閥,也可以理解爲諸侯。緬甸政府制定的政策,基本在這些區域行不動,政府也拿他們沒有辦法。緬甸想要解決這些長期存在的武裝割據力量,還是比較困難的。
處於這種局面的國家其實不再少數,還有些國家存在一些不受控制的力量,他們實際上已經割據甚至宣佈獨立,未來都不一定再回歸原來的國家。如摩爾多瓦境內的德左地區。
歷經幾千年的分分合合,歷經四次民族大融合,統一多民族國家得到不斷鞏固與發展,未來大一統的中國發展會更好。
關於大一統的話題,歡迎關注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