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學生健康快樂成長的“林中學堂”,這所深圳高中做到了!

隨着深圳中考志願填報臨近

即將開辦的深圳市致理中學

(籌建名:深圳市第二十六高級中學)

正逐漸展示她全方位的魅力

✎強大的管理團隊

✎名師雲集的教師天團

✎多元特色的課程

✎高遠的辦學定位等等

而校園建設與設計

無疑也是她的一大亮點

這所深圳單體最大的公辦高中

位於“深圳八景”之一的

陽臺山森林公園山麓

校園與山景完美融合

觸目皆山

是不折不扣的“森林高中”

更爲重要的是

校園建設與設計方

通過先進技術與現代設計語言

將學校“讓學生健康快樂成長”的核心追求

貫徹到一磚一瓦、一草一木的構築之中

生態景觀的利用與營造

功能分區的科學明晰

校內外交通的高效暢達

學習、生活舒適度的極大提升……

所有這一切

都體現了學校的人本思想

今天

就讓我們一起來深度窺探

這所“森林高中”建設與設計的獨到之處

“環滁皆山也。”

化用千年前歐陽修《醉翁亭記》的開篇之語

我們可以說

“環致理皆山也。”

山,是致理中學最重要的景觀資源

也是整個校園設計的靈魂所在

設計方以“林中學堂”爲主題

巧妙地將舒展的生態連廊

與現代感十足的校園建築融爲一體

校園成爲山景的一部分

山景也成爲校園的一部分

山體蜿蜒曲折、筆走龍蛇的形態

內化爲校園空間的設計語言

折院與疊園兩大特色景觀

充滿張力與想象空間

此外,因地制宜廣植各種植物,注重營造森林般自然輕鬆的交流學習氛圍:

高一組團以鳳凰木爲主角,搭配優雅的灌木及地被,營造大氣優美的園林效果;

高二組團以喬木雞蛋花爲主角,搭配小喬木和灌木地被,使空間顯得簡潔有序,多彩而富有想象力;

高三組團以草坪爲主,搭配移動花箱,使空間顯得簡潔有序,視線通透;

圖書館區域以叢生朴樹爲主,營造陽光安靜和諧具有文化內涵的學習閱讀氣氛;

生活區主要種植爲小葉欖仁和雞蛋花,再加上小喬木和低層灌木,打造安靜又舒心的住宿環境;

屋頂花園的綠化空間則主要以種植耐生植物爲主,局部位置適當種植時令蔬菜,讓學生課外時間對一些蔬菜的生長習性及特徵得到科普。

獨樂樂不如衆樂樂

值得一提的是

致理中學在校園規劃設計與建設過程中

尤其重視學校與自然、學校與社會的關係

《深圳城市規劃標準與準則》規定

臨近濱海、河流、山巒、城市公園等

自然景觀資源的街區

宜進行建築高度分區及視線通廊控制

作爲山麓中的學校,致理中學的建築佈局

充分體現生態鏈接與綠色共享理念

設計者認爲,滿目青山不應爲獨享而圍堵

既要將崇山峻嶺的視野引入

使其漫布於校園每一個角落

也要充分考慮城市對生態景觀的需求

於是,在進行規劃設計時

專門留出了

陽臺山森林公園及周邊市政的“視線通廊”

身處美景中

自己也要成爲一道亮麗的風景

這與學校校訓中的“有愛”一脈相承

有愛意味着愛自己、愛他人、愛祖國

知道自己所學爲誰,所知爲成就誰

致理中學的選址與建設

一方面佔盡陽臺山生態景觀優勢

另一方面也面臨諸多制約

比如:

學校用地分東西兩塊,中間隔着一條市政道路;西側地塊三面環山,東側地塊面積小且狹長,緊鄰城市快速路福龍路,局部噪音、空間限制、山體環保要求等,給校園功能佈局帶來極大挑戰。

爲此

各方經過多輪討論、反覆優化

形成現有最優方案:

教學組團位於西側大地塊中心區域

東側地塊採用食堂與宿舍結合的方式

這一高效、集約的分區策略

完美兼顧學校教學與生活兩大功能

爲大型高中科學合理佈局探索新模式

俯瞰致理中學校園全貌

就像一把鑰匙

或一個倒置的問號

激發學子求知與探索的動力

中間的狹窄地段

是橫向主軸上聯繫東西組團的標誌性景觀建築

也是學校的“心臟”——文體中心

由音舞美功能教室、行政辦公樓、圖書館

以及1200人多功能報告廳等組成的建築聚落

西側地塊爲教學區與運動區

高一、高二、高三組團

各自圍合成折院

所有教室均採用25米樓間距的單廊式

通風采光日照良好

年級組團通過架空連廊、走廊連接

既相互聯通又相對獨立

有利於年級的身份識別與科學管理

教學區組團西側

佈置400m標準跑道、足球場、操場看臺

運動場南側設置室內體育館

地下室設置於教學區組團下方

佈置有游泳館、體育用房以及停車庫等

東側地塊爲生活區

5棟板式宿舍呈現南北陣列布置

其向西通過跨路天橋連接教學區

學校食堂主要佈置在底部三層裙房中

屋頂則形成了大的交通、娛樂空間

方便師生的交流與學習

整體規劃、科學分區

獨立融合、動靜相宜

錯落有致又規範科學的分區設計

使深圳市致理中學這樣

辦學規模高達4500人的“巨無霸”高中

保持“不會迷路”的清爽感

除此之外

她還是舒適安全、溫馨溫暖的家園

學校的以人爲本

首先體現在東西向交通聯繫軸的便捷舒適上

這是一個直達寬敞、節點分流

豎向分流、風雨無礙的有序鏈接

從生活區的風雨連廊到跨街天橋

再到教學區架空層(通道)

將食宿後勤、公共教學與配套

教學組團和體育運動等功能

秩序井然地串連爲一個整體

在東側

爲解決學生宿舍區活動、休閒交流

瞬時人流問題

設計了一個獨立的大平臺

大平臺能通過風雨連廊

平接宿舍各處宿舍大堂

往下則連接學生用餐食堂

很好地解決了交通擁擠、人羣紊亂的問題

大平臺往西,可通過人行跨路天橋

直達教學區架空層

然後分散到各教學組團

在此過程中,師生無需輾轉上下

實現全天候無風雨上下課

除了通行功能

這也是校園一道重要的風景線

生活區的風雨連廊及人行天橋

採用輕鋼結構、造型輕盈靈動

與學子青春活力的氣息相得益彰

教學區的架空層

則佈置一些閱讀角、休閒交流區

滿足學生多樣性的課後活動需求

學校的以人爲本

體現在食宿硬件及服務的頂級配備上

學生宿舍是電梯公寓式

每間宿舍4人間

採用上牀下桌式佈局

每間房均有獨立陽臺、標配空調

雙衛生間雙淋浴房

保障學生宿舍隱私空間的獨立性

又提高學生洗漱的效率

食堂被集中佈置在生活區大裙房

學生用餐後即可進入宿舍休息或整理內務

也可在生活區近便休閒放鬆

一應生活均可在此區域完成

學生智慧餐廳面積合計約9000平方米

用餐區域空間規整

可滿足學生集體瞬時用餐的需求

餐具回收採用自動設備

飯堂按照食品衛生A級單位標準運營

及時分析學生就餐的數據

不斷優化豐富菜品,確保營養

高達4500名學生的瞬時移動壓力

是校園設計過程中必須嚴陣以待的課題

結合無障礙設計及實際使用需求

校方在教學樓、宿舍樓等處共設置電梯38臺

其中西地塊教學區6臺、東地塊生活區32臺

此外還對學生宿舍、教師宿舍人流

及電梯使用需求、用時等

進行詳細的數據模擬和分析

測算結果顯示

學校電梯運行效率較高

可滿足使用需求

學校的以人爲本

同樣體現在對體藝的高度重視上

爲確保學生能夠真正實現國家教育部提出的“掌握1到2門享用終身的體育運動技能”,學校引進了乒乓球國家健將,籃球、羽毛球、游泳等教練授課。

區別於以傳統行政班級爲單位上體育課的方式,學校計劃實行分類教學、專項訓練,讓學生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真正實現學生的身心健康同步成長。

在體育運動設施設備配備上,學校按照國家標準設計建設:

✎400米標準跑道;

✎11人制標準足球場;

✎室外籃球場5片;

✎室外排球場1片;

✎室外網球場1片;

✎室外羽毛球場1片;

✎室內籃球場6片(兼1片排球場)。

在生活區二層區域,還設置了室內乒乓球、健美操、踢毽子、趣味跳繩等體育運動設施。

除此之外

學校建有通透明亮的信息化教學樓

配套新高考素養的理工實驗室

發展藝體特長的美育樓

館藏量豐富的圖書館

1500人大型劇場等

爲學生的健康快樂、全面發展

提供強大的硬件保障

更有意思的是,學校把辦學的核心價值觀也寄託在樓宇的名字上:

如何設計一所

面向未來教育的學校建築?

致理中學認爲,一所好的學校是多個維度的:

✎ 對學生而言,學校應該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讓他們能夠沉浸式地學習,是庇護他們身心健康發展的場所;

✎對老師而言,學校應該是老師和學生共同成長的場所,也是他們實現自我價值的平臺;

✎ 對家長而言,學校還應該是家長和學校共建教育的平臺,也是家長們拓展朋友圈的場所;

✎ 對社會而言,學校同時還是社會資源共享的路由器,是創新的孵化器,是可以開放的社會資源。

這是學校的辦學理念與價值追求

也是校園建設與設計過程中

遵循的根本原則

而其最樸素的初心

就是爲了每一位學生健康而快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