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優質公共建設 竹市促參招商穩步推進創造三贏

新竹市政府近年積極推動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持續提供優質公共建設與服務,創造政府、企業、市民三贏局面。(新竹市政府提供/陳育賢新竹傳真)

爲打造優質公共建設與服務,新竹市政府促參招商穩步推進,市府表示,促參辦理案件包含啓案、可行性評估、先期規畫、招商、甄審、簽約等階段,過程至少需1年至1年半,市長高虹安上任後積極推動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持續提供優質公共建設與服務,創造政府、企業、市民三贏局面。

市府財政處說明,高虹安在去年至今積極推動優質公共建設,多數採市有財產委託經營及委外方式辦理,包括身心障礙者就業綜合大樓1樓、新竹轉運站、日照中心及停車場、路邊智慧車柱等案,因考量規模較小未採促參方式辦理。

此外,據財政部資料統計112年度全臺非六都外16縣市中,無促參簽約案的縣市共有9縣市,由於竹市規模較小,可採促參之公有房地或業務事項不多,許多小案件採市有財產委託經營方式,免除促參之可行性評估及先期規畫等程序。

市府表示,爲鼓勵企業邁向國際化佈局全球,高虹安以「根留臺灣、投資新竹」爲題推動利多產業政策,鼓勵企業投入資金研發,將營運總部設置於竹市,並提供房地租金、房屋稅、地價稅、勞工職業訓練費用等補助,最高5年可獲900萬元,以協助企業推展企業營運總部,鼓勵企業擴大投資。

市府舉例說明,深耕於竹市香山區的金益鼎公司也向市府提出申請補助,在「香山工業區服務中心」成功輔導下,於去年8月通過企業營運總部投資計劃申請案,總投資金額逾新臺幣3億元,新建2廠於今年商轉,佈局全球綠色循環經濟。

市府表示,未來市府團隊仍將持續推動引進民間資源投資公共建設,持續積極擴大招商量能,提供民衆優質的城市建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