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預測 跨越需求困境 先蹲後跳

圖/路透

2022年大宗商品經歷了高低起伏的一年,供給風險增添市場動盪,帶動價格躥揚,需求憂慮在下半年主宰市場走向,令商品展望籠罩陰霾。預料2023年大宗商品市場依然充斥着不確定性和震盪,俄烏戰爭和美國聯準會(Fed)的利率動向將牽動石油與黃金價格走勢。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是2022年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主要推手,俄國將能源當作武器,回敬西方制裁措施,不僅影響大宗商品,全球經濟也遭受波及。在全球央行積極升息抑制通膨的同時,大宗商品供給憂慮逐漸轉變爲需求低迷風險。央行的限制性政策實行越久,商品需求也將承受更多下行壓力。2023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期減速,部分主要經濟體甚至將步入衰退,加上大宗商品主要消費國大陸放寬防疫限制的腳步遲緩,2023年上半年商品價格將持續受到需求左右。Fed立場轉向鴿派將是商品市場的重大轉折點,但在此之前得先有清楚證據顯示通膨大幅下滑。

能源

雖然需求風險開始掌控大宗商品市場,但供給風險仍未遠離,對能源市場而言更是如此,而且供給風險在2023年有加重之勢。

歐盟、七大工業國(G7)與澳洲對俄國石油設下每桶60美元的價格上限,俄國揚言寧可減產也不接受西方挾制,增添石油供給不確定性。雖然大陸和印度等買家樂於用低廉的價格買進俄油,但買家承接俄油的能力有限,意味着俄國2023年的石油供給將萎縮。此外,石油輸出國家組織與產油國聯盟(OPEC+)自2022年11月起每日減產200萬桶,代表油市供給將更緊繃,油價將能獲得支撐。

世界銀行預測2023年布蘭特原油均價爲每桶92美元,雖低於2022年的每桶100美元,但遠遠高於五年平均的每桶60美元。另據美國能源資訊局(EIA)預測,2023年美國西德州原油均價爲每桶86美元,布蘭特原油均價爲每桶92美元。

黃金

黃金一向被視爲是避險資產,並具有抗通膨的特性,但2022年黃金並未發揮太多避險作用。疫情與戰爭引發短缺,推升物價節節走高,全球央行大舉升息對抗頑固的通膨,聯準會的升息步伐又較其他主要央行更激進,刺激美元指數在2022年勁升至20年高點,沒有孳息的黃金失去投資吸引力,讓美元奪去黃金的避險資產光環。影響2023年金價走勢的主要因素爲美元與利率。預期Fed將繼續升息對抗通膨,以美元計價的黃金短期仍有下行壓力,但中期展望較爲明亮。

美國銀行(BoA)預測,金價有潛力在2023年底前回升至2,000美元大關,德國商業銀行(Commerzbank)預估金價上看1,900美元,然而國際信評機構惠譽(Fitch)的看法就沒有這麼樂觀,預測金價恐跌至1,600美元。

工業金屬

2023年全球製造活動預料持續降溫,與大陸經濟成長進一步放緩,恐讓工業金屬承受打擊。隨着市場預期大陸將緩步鬆綁防疫規定,經濟最終解封將能抑制基本金屬跌勢,甚至可能帶動價格反彈。就供需層面來看,2022年基本金屬的供需狀況將逐漸好轉,供給成長和需求減弱,有助市場走向平衡。

農產品

俄烏戰爭中斷烏克蘭穀物出口,以及全球多個生產重地遭受嚴苛的氣候考驗,2022年穀物價格大幅飆高。包括小麥在內的穀物依然對俄烏戰爭發展敏感,但市場認爲最嚴峻的時期已過,烏克蘭穀物在2022年夏季回覆出口,協助緩解全球糧荒和壓低糧價。

世界銀行預測,2023年農產品價格將下降5%,反映全球小麥產量優於預期,稻米市場供給穩定,以及烏克蘭穀物出口增加。

整體而言,短期大宗商品市場持續承受下行壓力,待到了2023年中,需求憂慮可望逐漸緩和,屆時供給問題將再次成爲市場焦點,將能推動大宗商品價格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