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任德總理14年 梅克爾首訪奧斯維辛集中營

德國總理梅克爾6日首訪奧斯維辛集中營遺址神情肅穆。(路透

據德國之聲中文網報導,梅克爾擔任德國聯邦總理已經14年,而在12月6日,她首次訪問位於波蘭奧斯維辛的前納粹集中營。梅克爾也是第三位訪問奧斯維辛的德國總理。奧斯維辛是一個罪惡之地,一個讓人沉默、嚴肅表態地方

奧斯維辛集中營1940年由納粹德國在波蘭建成,是納粹德國在波蘭境內設立的最大集中營,囚禁了包括波蘭人在內的多國人員,其中以猶太人居多。1940年至1945年,至少110萬人在那裡遇害。1945年1月27日,蘇聯紅軍解放了奧斯維辛集中營。

新華社報導,德國聯邦政府和各州政府5日在柏林決定,聯合出資6000萬歐元,用於維護位於波蘭的奧斯維辛集中營殉難者紀念館。梅克爾5日在柏林說,她將把這個「好消息」帶到波蘭去。

梅克爾6日在奧斯維辛集中營遺址,憑弔殉難者。(美聯社

「本來,在此地,人們只能沉默。但是,我確信,德國聯邦政府總理不能在這裡沉默。」─1977年11月的一個陰晦之日,時任德國總理赫施密特(Helmut Schmidt)以這句話開始了他在奧斯維辛(Auschwitz)的演講。那是德國政府總理和德國高層政治家對這個前納粹滅絕集中營的首次訪問。施密特本人曾在二次大戰中當過德軍士兵。據德國之聲中文網報導,面對「受難最重的」波蘭人,時年58歲的這位德國總理在講話中談到(德國的)責任罪愆,強調了這一認知:「政治需要道德基礎倫理導向」。波蘭國家電視臺作了實況轉播。

奧斯維辛─對一名德國政府首腦來說,它總是一個困難的、敏感的地方。1989年,施密特之後12年,他的後任柯爾(Helmut Kohl)來到了這個恐懼之地。又是11月份的一天。就在當月,柏林牆倒塌、德國沉浸在喜悅之中。柯爾中斷了在華沙的訪問,前往波昂和柏林,旋又返回,繼續對波蘭的訪問,並去了奧斯維辛。他執意要去那裡。

過了6年,柯爾再度前往奧斯維辛。那是1995年7月。他和時任波蘭外長巴託謝夫斯基(Wladyslaw Bartoszewski)一起,在比爾肯瑙(Birkenau)國際紀念碑座上敬獻花圈。巴託謝夫斯基本人曾於1940年9月至1941年4月被關押在奧斯維辛集中營。柯爾再次在留言本上寫下這樣的話:「此地的苦難和死亡、傷痛和淚水令我們失語。共同的回憶、共同的哀悼及我們攜手的願望─這是我們的希望,這是我們的道路。」

梅克爾6日走進奧斯維辛的前納粹集中營遺址。(路透)

現在,是梅克爾。時隔24年,又有一位德國政府首腦來到奧斯維辛。與施密特一樣,梅克爾將在奧斯維辛、在比爾肯瑙(Birkenau)滅絕集中營發表講話。

2013年,梅克爾在訪問達豪(Dachau)集中營時,曾使用了「我們德國曆史上沒有先例的可怕的和無人性的一章」、「永遠的責任」和「強烈的警示」這樣的說法。她當時說,「這樣的一個地方警示着每一個人,一起作出努力,使這樣的事情永遠不再發生;在有人遭歧視、遭打壓、受迫害、在無助的境況下最終不得不替自己的性命擔憂時,永遠不再漠然處之,熟視無睹,以致拍手稱快」。

德國之聲中文網報導說,從那以來,德國國內氣氛政治局面發生了變化。兩個月前,在哈勒(Halle),兩人死於一名極右分子之手。此前,這名殺手試圖衝入當地一個聚集了很多人的猶太教堂。只是幸運的偶然因素才阻止了發生更可怕的血腥事件

國際奧斯維辛委員會在一份聲明中指出,梅克爾現在對奧斯維辛的訪問是與暴行的倖存者表示團結的一個「特別重要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