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經濟與環保衝突 郝龍斌:放棄經濟發展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臺北市長郝龍斌(上圖/ETToday資料照片)4日在上海蔘加雙城論壇時表示,若經濟發展與環保衝突,就要放棄經濟發展,因爲環境保護和環境永續纔是最重要的事情

郝龍斌率團參加雙城論壇系列活動,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CEIBS) 對EMBA學生談論題目城市治理─政府企業合作競爭挑戰」。

郝龍斌表示,雖然臺灣的環保意識大陸還要先進,但他每次與大陸朋友交流時都會說,「臺灣之所以先進是走過一段辛苦的路,我們不希望大陸走跟我們一樣的路。」

郝龍斌以自己過去擔任環保署長的經驗爲例,以前高雄的水不能喝是因爲高屏溪上游養了60萬頭豬。爲了讓日本吃最好的豬肉,卻污染臺灣的環境,當時1頭豬賺新臺幣1000元,但整治污染平均每頭豬要花1700元,「也就是每養1頭豬虧700元。」爲了整治高屏溪,他決定每頭豬補助1萬元,共花60億元,讓養豬戶不要養豬纔有今天的高屏溪。

郝龍斌表示,雖然經濟發展很重要,但是經濟發展過程中永遠要把環保放在裡面,如果兩者起衝突,也應該毅然決然地放棄經濟發展,「環境保護、環境永續是最重要的事情。」

另外談論到食品安全問題,曾在美國攻讀食品科技博士的郝龍斌說,臺北採源頭管理流向管制,而政府經常抽查,一查到違規就在網路公佈,而也鼓勵民衆主動檢舉,做到食品安全上的滴水不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