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慢綜藝遇上AI,《我們仨》找到新的爆款密碼

一場技術的創新,一次慢綜的勝利。

文|怡晴編|園長

《我們仨》這檔綜藝,屬於未播先火的範疇。

《我們仨》是由湖南衛視王恬工作室製作,湖南衛視、芒果TV出品的一檔AI旅行探索節目。

在聽說郭麒麟、毛不易、魏大勳要一起做一檔綜藝時,觀衆們便忍不住期待起來。畢竟作爲綜藝界備受歡迎的“三巨頭”,他們“插科打諢”與“鬥智鬥勇”的名場面,均在互聯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讓人回味至今。

節目播出後,三人也不負衆望,給出的綜藝感讓《我們仨》成爲春日裡最好看的下飯綜藝之一。

毛不易不善言辭,但總能在關鍵時刻給出專屬銳評,淡定與破碎的氣質兼具;郭麒麟話多梗密,吐槽與搞笑手到擒來,讓氛圍一片融洽;魏大勳在本身的歡脫和角色的包袱中游走自如,形成新的綜藝氣質。

快樂拉滿之外,三位核心嘉賓還化身吃播,展示吉林風味美食,石鍋拌飯和當地燒烤,都是讓人胃口大開的存在。讓快樂的人領航,以美食和人文風景做背景,《我們仨》的趣味性和可看性層層疊加。

對於大衆來說,藝人+旅行的綜藝模式並不陌生,但《我們仨》卻有着獨特的創新之舉——人工智能導演“愛芒”第一次成爲節目的助理導演,參與節目整個流程的規劃。愛芒導演不僅可以和嘉賓進行無障礙交流、對節目進行有序的推動,也爲綜藝行業帶來一次樣本性的示範: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科技與人文可以完美地融合,並衍生出無限可能,拓寬從業者的想象力。

和朋友穿梭在祖國的大好河山,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我們仨》有內容的真誠,有技術的創新,也有行業的突破。

像朋友圈,又是日記體

和其它節目不一樣,《我們仨》聚齊嘉賓後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呼喚愛芒導演的出現。

這並不是一場簡單的三人行,郭麒麟、毛不易、魏大勳在領略祖國大好河川的同時,也要學着與愛芒導演進行溝通和交流,藉助人工智能的儲備,形成一份可行性高的旅遊指南。而三人的表現輕車熟路,出門遇到問題就呼喚愛芒,行程遇阻也呼喚愛芒……在愛芒導演的幫助下,一場熟人局綜藝這才正式展開。

從第一期的內容來看,《我們仨》註定是一檔幽默中不失鬆弛,鬆弛中不失溫暖的節目。三人自帶的綜藝感,輕輕鬆鬆就能將日常的搞笑與美好從屏幕內傳遞到屏幕外,就像節目開局愛芒導演所形容的那樣:讓看過節目的觀衆,都能產生一種獲得感和鬆弛感。

從相遇暖場、長白山遊玩,到夜尋美食,《我們仨》給人的感覺就像構造了一個朋友圈以供觀衆圍觀,那些吃飽就躺,走幾步就累的場景,讓脆皮年輕人有代入感的同時,也產生一種三人彷彿在演“我”的投射感。

而行程外偶遇的滑輪胎小驚喜,在日落時分歸家的靜謐片刻,對愛芒行程安排的吐槽和對鏡頭的碎碎念,無論坎坷或美好,都得到了事無鉅細的呈現。比起一個朋友圈,《我們仨》更像是三人的日記體,在這裡,沒有虛僞的表演,沒有刻意的激發矛盾,有的只是對生活認真的記錄。

漸漸地,你會發現和諧的三人行有一種讓人忘記鏡頭的功效,大家彷彿置身其中,感受與朋友相處帶來的具象溫暖,也在一天的時間流逝中,感受生命與生活的純粹意義。節目裡總是響起《平凡的一天》的主題曲,但在一步一個腳印的細節裡,這是平凡卻又不平凡的一天。

回看2023年受大衆歡迎的綜藝,它們總是能將沿途的風景與自我的和解相結合,如《愛的修學旅行》《花兒與少年·絲路季》等。製作團隊設置一個“旅行”的前提,卻讓不同的嘉賓在旅途中放下戒備,坦蕩地展現內心的焦慮與憂患給觀衆看,在無形中讓這種情緒的宣泄成爲沿途的一種“風景”,穿越屏幕,贏得共鳴,也讓觀衆感受到綜藝節目許久不見的真誠。

《我們仨》也是如此,如果說郭麒麟、毛不易、魏大勳的真人秀組合是一種噱頭,那麼真誠纔是《我們仨》的真正內核。它讓流量與話題性不再重要,內容的價值徹底迴歸,第一期只是一個開始,隨着節目的推進,會讓人更加上頭和嚮往。因爲,真誠自有萬鈞之力。

製作模式的創新、熟人局的無障礙交流以及內核散發的凝聚力,《我們仨》buff疊滿,釋放出超乎想象的精彩。

人文與科技的“整活”

作爲主要嘉賓,郭麒麟、毛不易、魏大勳的受關注程度自然是第一位的,但行業對導演愛芒的關注度也不低。

2023年最熱的話題,非“AI”莫屬。文娛行業同樣如此,基於AI對圖文、視頻的生成能力,策劃、編劇、導演紛紛擔心自己是否會被取代。

湖南廣電的製作團隊迎潮流而上,率先用《我們仨》給了從業者一個答案。節目的一大亮點是,人工智能導演愛芒以助理導演的身份出現在屏幕上,嫺熟地展示了自己在這趟旅行中對話、搜索、剪輯的各項功能。

幕後技術工作人員告訴刺蝟公社(ID:ciweigongshe):“專職導演工作職責是愛芒的核心特質。他也有自己的人設,比如風趣幽默、有綜藝感,能接梗、造梗等,我們會做許多微調,讓他的聲音富有感情、輸出內容更貼近人類表達,以此消減嘉賓與AI之間的隔閡感。”

在過往的綜藝中,長視頻平臺不乏有人工智能的出現,但它往往是一種噱頭,最終的效果也一般,沒能讓觀衆真實具體地看到技術的變革對普通人生活的影響。但愛芒不一樣,它誕生於技術成熟的當下,基於“芒果大模型”,汲取了廣電數十位資深製作人及導演的經驗與作品數據,站在“前輩的肩膀上”進行耕耘,自然一出場就有不俗的效果。

在長白山觀光一天後,回到家的三位嘉賓開始“調教”愛芒導演,讓他幫助大家剪輯路上拍攝的Vlog。大勳的關鍵詞是“溫暖之旅”,愛芒導演精準地概括需求:“你想要一種懷舊的感覺”;郭麒麟在主題和數量上都有要求,即便“顆粒度”再細,專業的愛芒總能提出足夠征服“甲方們”的解決方案。

在嘉賓與AI智能一來一回的互動中,有趣的綜藝橋段也隨之誕生。

三位嘉賓用身體力行的方式證明,人工智能爲生活帶來了諸多便捷,擁抱它比抗拒它更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生活。而在這個共創旅行的過程中,節目將科技的優勢和人類的情感有機融合,也可以探索出不一樣的玩法。

另一方面,對於從業者來說,“愛芒”導演的誕生,也讓綜藝、影視製作領域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目前愛芒導演不僅具備實時語音交互能力、節目流程推進能力、嘉賓背景知識記憶能力,視頻剪輯能力,還有廣告共創的能力,幫助藝人完成口播以及演繹內容的植入。愛芒的強大功能,毫無疑問爲《我們仨》帶來人力成本的節省,各個製作環節時間成本的降低。

人工智能當然也有自己的不足,但作爲湖南廣電在文化與科技融合道路上締造出的新IP,愛芒也將在技術人員的調配下,利用Multi-Agent架構,繼續優化和迭代,展現出一個AI的創造力、適應力和拓展力。

過去的幾年中,文娛行業始終勒緊褲腰帶,想要結束“燒錢”的時代,降本增效成爲所有人的共識。但“降本”並不意味着內容質量的降低,“愛芒”的出現,本質上是湖南廣電藉助技術層面來實現的“增效”。

技術的探索與創新,讓《我們仨》不止是一檔綜藝,更是一檔人文與科技的整活兒。

慢綜的又一次勝利

在節奏快速的時代裡,慢綜藝反而越來越成爲最受歡迎的存在。長期遊走在短視頻30秒的間隙中,見慣了碎片化的信息內容,觀衆們偶爾也希望尋找到一片能夠長時駐足的“風景區”,讓浮躁的內心得到短暫的沉澱。

和快消品比起來,慢綜藝沒有交鋒的言語、激烈的矛盾,卻能夠撫慰觀衆負面的情緒,就像一杯茶一般,在細細品味中,咂摸出歷久彌新的味道。

這也是爲什麼《我們仨》能夠在播出之際就備受歡迎的原因。在大製作綜藝才能賺得流量與話題的刻板印象裡,第一期節目便呈現了一種鬆弛、自由又治癒的氛圍感,三個人坐在客廳裡,閒聊間提起各自對“過年回家”的理解,話題點到爲止,包容而隨性;一起出門遊玩,隨口在車裡開啓的“暱稱”話題,怎麼能說不是漫長路途的小消解?

在節目的最後,就連三位嘉賓都感慨節目模式的自主性——吃自己想吃的,玩自己想玩的,重新拿回嘉賓在真人秀中的自主權,完全區別於其它真人秀。

湖南廣電系的製作人擅長洞察當下的時代情緒,在觀衆喜好與引領審美中做到了極致的平衡,與此同時,在品牌偏愛綜N代的當下,他們依然不失創新的勇氣,在不確定性強的環境中,始終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愛芒導演的誕生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證明。事實上,製作這檔節目的過程中,技術人員遭遇了現場硬件設施兼容、愛芒自由發揮與節目流程兼容等問題,但經過問題的克服,從第一期節目流程的絲滑度來看,愛芒已經具備專業導演素質,在時間把控、問題解決方面,都遊刃有餘,並沒有讓觀衆感到人工智能介入節目的突兀之感。

“隨着更多能力的接入,例如繪畫能力、腳本設計能力等,後期藝人在交互中會非常直觀地感受到愛芒的成長。”技術人員說,他們並不擔心愛芒出錯,因爲這樣才能給觀衆一種真實之感。

《我們仨》將“熟人局”與“旅行”的概念融合,配以“愛芒”這個新興技術的弄潮兒,生出了新的綜藝效果,也可以帶來意想不到的價值。

在文旅熱的當下,這種效果或許還有“明星效應”。當觀衆沉迷追《我們仨》的同時,可能也會因爲視頻中某個唯美片段被安利一座城。從淄博熱、爾濱熱、天水熱,《我們仨》在冥冥之中也正在爲一座城市注入新的活力。

簡單的概念,簡單的場景,簡單的生活記錄,構成一個不一樣的《我們仨》。這檔節目就像一根火柴,在內容、技術與影響力層面,擦出湖南廣電系慢綜藝又一次勝利的火花。

媒介合作聯繫微信號|ciweimeijiejun

如需和我們交流可後臺回覆“進羣”加社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