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閣是鬼牌還是王牌

(圖/本報系資料照)

近期不斷有傳聞國民黨傾向倒閣來脫離大罷免泥淖,國民黨中央雖對外澄清從未討論,然而確實有藍委已承受不住單方面遭抹黑的罷免,寧可倒閣,重新改選;然而,藍軍若抱持這樣的理由倒閣,只會像戰敗落荒而逃,改選肯定不利,就算要倒閣也得尋求歷史價值,要有個正當名分。

依照國民黨目前計劃,並還沒將倒閣納入選項,但黨籍立委卻漸漸有人開始傾向倒閣,讓國會重新改選;主要是罷免屬單方面承受攻擊,對手不知道來自哪裡,仇恨動員也會在選區產生副作用,即便撐過這次罷免,下次選舉之前已遍體鱗傷。

因此一直有藍委主張寧可重選,至少知道對手是誰,還知道跟誰打、怎麼打,而近期大罷免壓力增強後,持此主張的藍委也開始變多;然而,國民黨應慎思自己倒閣的意義,絕不能只是因爲扛不住壓力而落荒而逃,最終只會成殘兵敗將。

事實上,此時倒閣確實有一項歷史意義在,就是讓總統跟立委選舉拆開,過去爲了避免擾民,刻意將總統、立委合併選舉,造成總統當選後還無法就職的亂象,讓國家有近5個月「2個總統」的過渡期;且總統、立委合併選舉也可能讓贏者全拿,立委作爲監督者,理當有期中考的設計,才能隨時警醒執政者。

過去是爲不擾民才合併舉行,但依照現在政治對立的狀況,大選後的2年休養期,卻還要被罷免跟公投案塞滿,與其如此,不如以倒閣建立一套總統期中考制度。

現階段要操作倒閣困難重重,光要說服民衆黨就不容易,民衆黨已被逼到牆角,本屆8席完全是靠柯文哲參選總統才撐出來,如今沒有總統大選行情,單靠不分區席次的民衆黨被犧牲機會相當大,要民衆黨同意,國民黨可能在區域提名上就得讓步,考驗藍白合究竟有多堅固。

且國民黨對於自己的席次究竟有多少把握也是未知數,所有立委都有把握在經歷這段期間的凌遲後,突然改選就有把握自己能贏下?好不容易過半了,卻因爲綠營大罷免施壓,藍營就要自己發動改選,這不是擺明告訴社會,仗還沒開打就認輸?拱手讓出立院,支持者能接受?

倒閣是鬼牌也是王牌,問題是怎麼用纔好。在野黨應思考的是倒閣的歷史價值,建立總統的期中測驗制度是一條路,千萬不能因爲怯戰才提倒閣,要就擡頭挺胸地幹,爲臺灣歷史幹件大事,別搞得像扛不住壓力落荒而逃,這樣改選只會更慘,此後都會被人看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