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2300億項目黃了,歐洲的半導體計劃基本失敗了!

2300億項目黃了,歐洲的半導體計劃基本失敗了!

芯片是現代工業發展的“大腦”,直接決定着一個國家科技的上限,而半導體起源於美國,這也讓美企掌握了大量的核心技術專利,藉此美國開啓了長達半個世紀的“科技霸權”,華爲5G的誕生徹底改變了格局。

之後美國就開始了對華爲的“特殊照顧”,直接中斷了芯片、系統的供應,試圖通過切斷手機業務,中斷營收讓華爲知難而退,但這樣的手段非但沒有起到任何作用,反倒讓華爲提速了自研的步伐。

華爲藉助臺積電的工藝誕生了全球首顆5nm芯片麒麟9000,這讓美國徹底坐不住了,自身引以爲傲的尖端芯片研發設計工藝,在此刻變得一文不值,只能是將華爲徹底的“孤立”,順勢開啓了所謂的“重塑本土產業鏈”計劃,試圖將所有供應鏈轉移回美國。

爲了吸引更多的國際企業赴美建廠,美國直接拿出了530億美元的芯片補貼,雖然一開始是想敷衍了事,但經過臺積電的堅持,總算是要到了116億美元的補貼,近期亞利桑那州臺積電工廠也宣告開始試產。

但華爲對芯片自研的腳步可一刻都沒停下,在麒麟9000S迴歸後,徹底宣告着解決高端芯片供應問題,更爲關鍵的是依靠的是國內的供應鏈,美國自知“芯片規則”失效,只能將重心轉移到限制光刻設備、AI芯片出貨上,進行着最後的垂死掙扎。

而歐盟在看到中國半導體產業崛起後,也徹底的坐不住了,隨即也宣告了430億歐元的補貼計劃,想趁着美國補貼款未到位的情況下,將那些國際大廠給率先吸引過來,這樣的“算盤”打的是不錯,但沒曾想2300多億的項目說黃就給黃了。

以往的歐美可謂神氣的不得了,頂尖的技術我們求着高價買,還得看他們的心情,而中國人口衆多,中企“內卷”也非常的嚴重,這就養成了“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的思維,企業過度的在乎利益,很容易被他們帶跑偏了,根本沒有人願意自主研發,這讓我們甚是頭疼。

如今我們的芯片產業剛有點苗頭,美國又想着限制了,而歐盟一直以來都小心翼翼的,根本不敢在頂尖技術上趕超美國,此前阿爾斯通的案例還歷歷在目,而在美國將苗頭轉向中國半導體後,歐盟的機會自然是到來了,這次啓動了430億歐元的補貼計劃。

而美國如今的對手是我們,對歐盟自然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而更爲直觀的原因,自然是美國本身已經是自顧不暇了,以往老想着將不賺錢的“製造業”往外推,這也導致全球份額從37%下滑到了10%,如今赴美建廠成本高的嚇人,想要回去幾乎不可能了。

相對而言,歐洲的前景反倒更樂觀,在歐盟430億歐元補貼的誘惑下,臺積電、三星等等企業相繼官宣赴美建廠,而英特爾更是在德國敲定了300億歐元(2300多億人民幣)的投資計劃,歐盟可謂是浦大喜奔,認爲這是歐洲地區半導體重振的機會,順勢立下了一系列宏偉的計劃,沒想到反轉這麼快就來了。

近期海外媒體傳來消息,英特爾在德國的項目被叫停了,而這一次並非是美國的不允許,而是英特爾自身經營遭遇困局,在資金上有點跟不上了,此前負責人就回應,後續將會把尖端工藝芯片交由臺積電代工。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德國的補貼也遲遲沒給到位,德國人甚至開始質疑英特爾的實力了,後續雙方想要重新建立起信任沒那麼簡單了,很可能還會影響到後續臺積電等等企業的投資意願,對此你們是怎麼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