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央行:德國經濟一季度可能實現增長 但仍未出現實質復甦跡象

財聯社4月18日訊(編輯 夏軍雄)當地時間週四(4月18日),德國央行在其月度報告中稱,得益於今年年初製造業回暖、出口增長及建築業的意外提振,德國經濟一季度可能實現增長,這意味着歐洲最大經濟體將避免冬季衰退。不過,該央行同時指出,德國經濟仍未出現實質復甦的跡象。

德國長期以來都是歐洲經濟增長的引擎,但最近卻落後於其他國家,該國去年經濟萎縮0.3%,是七國集團(G7)中唯一出現經濟萎縮的國家,原因是其龐大的工業部門受到供應鏈混亂、能源成本上漲和全球需求疲軟等因素影響。

德國已連續四個季度出現零增長或負增長,去年四季度環比下降0.3%。就在一個月前,德國央行還警告稱,今年一季度GDP可能繼續萎縮。

然而,德國央行在其最新預測中稱,一季度實際上可能實現了小幅增長。

在冬季的幾個月裡,異常溫和的天氣極大提振了建築業,但德國央行表示,這是一次性因素,並不意味着該行業出現了根本性的扭轉。

德國央行稱:“目前仍沒有證據表明德國經濟持續改善。對德國和國外工業產品的需求仍然疲軟,並在繼續下降。”

該央行表示:“德國的經濟形勢有所好轉,但其核心仍然疲弱。因此,目前還不確定第二季度經濟產出是否會繼續增長。”

不過,報告也指出,信心指標顯著改善,如果這種改善持續下去,德國經濟也可能比一個月前的預測更爲顯著地回升。

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對德國經濟充滿信心,她本週表示,德國可能已經扭轉了局面,其工業生產的增長超過了預期。

然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本週下調了對德國今年經濟增長的預測,從三個月前的預計增長0.5%,下調至僅增長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