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魯伊秘聞錄:暴雪家的鵪鶉是怎樣煉成的?

愛玩網百萬稿費活動投稿,作者 尹紫電,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鵪鶉”、“咕咕”、“大屁股”、“植物人”,這些都是《魔獸世界》中一個名爲“德魯伊”的職業的綽號。在今天,德魯伊“能變形環保主義者”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從簡單的網頁遊戲到大製作的主機遊戲,從海外的舶來品到天朝的國產貨,只要是奇幻風格的遊戲,都會有這麼一個使用自然之力、能夠變形爲動物作戰的德魯伊。

德魯伊!合體!

喪屍、獸人這種誕生於人類腦洞的遊戲經典形象不同,德魯伊這個遊戲中的常客在歷史上曾真實存在過,即便是現代社會中也依然有德魯伊教徒的存在。“德魯伊”一詞音譯自日文,其原本的英文發音應該是“督伊德”,原詞音譯成日語再音譯成漢語,就變成了“德魯伊”。

這個神秘的宗教在歷史上到底是以什麼樣的面貌出現?他們是環保主義者嗎?他們能變形嗎?德魯伊又是如何進入到奇幻世界、如何成爲了遊戲中的經典形象?今天就讓我們來揭秘德魯伊,探究“小德”的身世之謎。

喊我鵪鶉的那個,你放學別跑!

社會職能是“知識分子”的德魯伊

德魯伊教是人類社會最古老的信仰之一,曾經被凱爾特人所信奉。提到凱爾特人,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恐怕是NBA的“綠衫軍”凱爾特人,但其實凱爾特隊的名字就來自歐洲三大族系之一的凱爾特民族。在日耳曼人西遷以前,凱爾特人佔據着今天的中歐和不列顛羣島,蘇格蘭人和愛爾蘭人就是凱爾特人的後裔,而德魯伊教就是凱爾特人的原始信仰。

Druid(德魯伊)的詞根dru是橡樹之意,德魯伊的原意就是“參透橡樹之人”,或是譯爲橡木賢者。橡樹木質堅硬,凱爾特人賦予其神性,德魯伊們奉橡樹爲聖樹,視其爲神明化身膜拜。橡樹在今天的西方文化中依然象徵着力量、榮譽和不屈不撓,這或多或少受到了凱爾特人文化的影響

橡樹葉的形象經常出現在各種徽章中,圖中金銀橡樹葉是WWII美軍少校中校軍銜章

不幸的是,在近代的考古發現之前,我們對古德魯伊教的認知都是來自“二手資料”。因爲德魯伊的傳承採用口口相傳的形式,不撰寫經書,不記錄教義,從口出從耳入,沒有留下任何文字記錄,至於爲什麼沒有書面記錄的原因則無人知曉。

這導致今天對古德魯伊教的記述都來自於同時代的希臘人和羅馬人的著作,而希臘和羅馬學者們也沒有爲德魯伊教專程寫一本專著,他們大多隻是以外部觀察者的角度在一本大部頭中草草地記錄一筆,所以我們只能從他們的隻言片語中窺見古德魯伊教的樣貌

在希臘羅馬眼中,德魯伊無疑是野蠻的異教徒,所以也不會有什麼好話

凱撒在《高盧戰記》中說:“在全高盧中,凡是有一些身份和地位的人都分屬於兩個階層……一個是祭司階層,一個是騎士階層,前者專管有關神靈方面的事情,主持公私祀典,以及解釋教儀方面的問題。”而斯特拉波在《地理學》中分的則更詳細,他將凱撒口中的祭司細分爲“巴爾德、瓦提和督伊德”,稱督伊德是研究自然哲學和道德哲學的人。

凱爾特人由於社會進化程度較低,長時期處於奴隸制部落聯盟,社會分工程度很低。他們的社會大致可以分成四類人,奴隸、平民、貴族武士、德魯伊。與其說德魯伊是神職人員,不如說他們本質上是“知識分子”,代表了原始凱爾特人中掌握一定程度知識的一批人,和武士階層同爲凱爾特人社會的特權階級。

與其說德魯伊是神職人員,不如說他們是壟斷知識的一批人

德魯伊們的主營業務是祈福祭祀,但同時具備醫療工作者、法官、教師、戰爭參謀、占卜師、部落歷史記錄員的職能。在把疾病視爲惡靈附體的原始社會,治病毫無疑問是一種宗教活動。子曰“人而無恆,不可以作巫醫。善夫!”巫醫巫醫,原始社會巫和醫不分家。凱撒說高盧年輕人要經過至少二十年的學習才能成爲德魯伊。從壟斷知識的角度考慮,也不難理解爲什麼德魯伊教拒絕留下書面記錄。

說完了古德魯伊的社會職能,讓我們來說說他們的教義。古德魯伊教雖然對大自然有一種很虔誠的崇拜,但並沒有我們今天認知中的“環保主義者”色彩。他們的觀點是萬物有靈,靈魂不滅,死亡只不過是靈魂在軀殼間的轉移,理論上萬物靈魂等價。這是一種很常見的教義,我們可以在大量的原始宗教中看到這種靈魂不滅/萬物輪迴的模型。

古德魯伊教其實也是原始宗教之一,他們的神學理論還處於很基礎多神教階段,會爲每一種自然現象安排一個神明。在古德魯伊教衆神中有一位 “萬獸之王”科爾努諾斯,他的形象是鹿首人身或者是長着鹿角的健壯男性。你是否覺得很眼熟?沒錯,科爾努諾斯就是《魔獸世界》中塞納留斯的原型,連塞納留斯(Cenarius)這個名字實際上都源自科爾努諾斯(Cernunnos)。

鹿角是德魯伊的重要象徵,而鹿角源自科爾努諾斯,再由WOW發揚光大

橡樹和槲寄生也在德魯伊教中具有重要地位,橡樹是神樹,是神明在凡間的神像,所以德魯伊所有的祭祀活動都在橡樹林舉辦。而槲寄生被德魯伊們視爲神物的原因則更有趣:德魯伊們認爲世間萬物都源自大地。但獨獨橡樹上的槲寄生從上往下生長,是“無根之物”,所以德魯伊們視其爲來自上天的賜予。

除了熱愛自然,古德魯伊教作爲一種原始宗教,就必然帶着原始宗教的血腥味,古德魯伊教也有大量人祭行爲,例如刺死人牲後,根據其倒地姿勢、肢體的抽搐和流血來占卜。最著名的莫過於柳條人,即用柳條編制一箇中空的巨大人像,將活人投入其中再放火焚燒。《Fate/Grand Order》中“Caster版”庫丘林寶具之一就是柳條人,而庫丘林就是凱爾特神話英雄之一。

但這個在凱爾特人社會中佔據重要地位的宗教,卻在公元3世紀左右傳承斷絕,徹底消亡,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FGO》中caster庫丘林的寶具

K.O古德魯伊教的兩記鐵拳

古德魯伊教可以說是被兩記重拳直接打垮,第一記重拳是羅馬人的征服,第二記重拳則是基督教傳播。這兩記重拳一前一後,分別從物質和精神、從上層建築和羣衆基數上瓦解了古德魯伊教。

首先是羅馬人的征服:凱爾特人和羅馬人相互傷害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共和國的嬰兒期。初生的羅馬文明面對北方的凱爾特蠻族的侵擾只能處於守勢,在公元前390年左右,凱爾特人甚至洗劫了羅馬城,但是凱爾特人一直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國家。

凱爾特蠻子最開始還能蹂躪羅馬人,後來就是被追着打了

羅馬崛起後,攻守之勢便調轉了過來。羅馬最初先是取得了山內高盧諸部落名義上的臣服,而第二次布匿戰爭高盧部落紛紛帶槍投敵投靠漢尼拔,讓羅馬人認清了高盧就是一羣二五仔。此時,羅馬在地中海的擴張已經開始放緩。所以從公元二世紀起,羅馬人正式開始對歐洲內陸凱爾特人的勢力進行“羅馬人的征服”。

而這次,凱爾特勇士領教了羅馬鋼鐵軍團的厲害,個人的勇武在訓練有素的方陣面前被碾碎,從山內高盧到山外高盧,再到不列顛羣島,這些凱爾特人主要居住地一個接一個地被羅馬征服。其中最著名的征服者莫過於凱撒,他最重要的一條功績便是征服了外高盧。

凱撒最著名的功績就是征服了高盧

玩過《全面戰爭:羅馬2》的玩家都知道羅馬有一條政策名爲“羅馬化”,其實就是代表了歷史上羅馬人對被征服者灌輸推廣羅馬人的文化制度的行爲。羅馬人對蠻族部落比較寬容,允許其擁有相當高的自治權。但對於異教徒神官“德魯伊”,羅馬人則舉起了屠刀,《崛起:羅馬之子》中便有與頭戴牛角、鹿角盔的戰士和祭司作戰的關卡,而且對柳條人也有表現。

羅馬人的征服極大地削弱了凱爾特人中的德魯伊階級,由於德魯伊的傳承全靠口授,肉體被毀滅就意味着傳承斷絕。倖存的德魯伊階級不得不隱姓埋名,而羅馬人帶來了羅馬體系的多神教。凱爾特人的宗教開始呈現出一種有趣的融合現象,出現了獨特的羅馬-凱爾特神系,神明們同時具有凱爾特和羅馬的名字與神性,甚至有些神明夫婦是凱爾特神和羅馬神結合。

凱爾特結風格的十字架石雕,在羅馬征服之前,凱爾特人是不用石頭做雕像的

緊接着揮向德魯伊教的第二記兇狠勾拳是基督教的傳播,如果說羅馬人毀掉了德魯伊教的上層建築,基督教的傳播徹底毀掉了古德魯伊教的羣衆基礎。原始的多神信仰很難對抗神學體系更完整自洽的一神教,死了還要輪迴和簡單粗暴的“信我者得永生”怎麼比?連羅馬人都放棄了自己原本的多神教信仰改信基督教,何況更加原始的德魯伊教?

基督教從羅馬帝國控制下的行省開始普及,隨後慢慢延伸到羅馬帝國掌控不到的角落。聖帕特里克就記述了他在愛爾蘭傳教時與德魯伊祭司的多次鬥法,最後的結果就是愛爾蘭這個凱爾特後裔大本營成了虔誠的天主教國家。德魯伊教被打成了邪教異端,有趣的是,正是因爲這些對異端的記述,使得德魯伊教的名字得以流傳。

圖中一身原諒色的就是聖帕特里克,聖帕特里克節今天是愛爾蘭人的國慶節

十七十八世紀,歐洲掀起了一股“返祖”運動,有一些歐洲人希望恢復本民族的原始信仰,德魯伊教便在此次風潮中重建。古德魯伊教的“環保”色彩並沒有今天這麼濃,飯都吃不飽的時候哪有精力保護自然?新德魯伊教將古德魯伊教崇尚自然的觀點剝離出來,發揚光大。以德魯伊教的名義傳播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我們今天對德魯伊“環保主義者”的印象也來源於此。

但是公平來說,人類文明不長不短數千年,湮滅在歷史長河中的宗教不知有多少,與德魯伊教遭遇相似的古宗教數不勝數,爲什麼德魯伊教能在電子遊戲中重獲新生?爲什麼德魯伊能成爲遊戲中的經典形象之一?這就必須要提到一款遊戲。

德魯伊教能有如此知名度,遊戲功不可沒

在遊戲中裡重獲新生

如果要舉出一個對奇幻文學/遊戲/影視作品影響最大的作品,必然要首推《指環王》。《指環王》中的許多概念大都不是原創的,但在精靈(Elf)是醜是美是大是小都說不清的年代,是《指環王》構建了一個世界,系統地告訴了人們精靈精於箭術,輕盈而美麗;矮人擅長鍛造,粗魯而貪婪;獸人嗜血而好戰等等。

但是在《指環王》中,是沒有德魯伊的戲份的。理論上《指環王》中只有種族天賦沒有法術,只有邁雅沒有法師,有變形人沒有德魯伊。德魯伊的普及要歸功於另一個對奇幻作品產生深遠影響的系列——《龍與地下城》。事實上,如果只談到遊戲方面,把一切內容數值化並使其可遊戲的《龍與地下城》的後續影響甚至比《指環王》還要深遠。

如果說起對遊戲的直接影響,《龍與地下城》比《指環王》還要高

在《龍與地下城》最早的初版規則中,就已經有了德魯伊的身影。不過不是作爲玩家的職業,而是作爲NPC的職業出現。1974年的初版《龍與地下城》只有三個職業:戰士、法師和牧師,在1975年的拓展包里加入了盜賊。在1976年的拓展包裡,德魯伊作爲牧師的進階職業被補充進規則(也是唯一的進階職業)。

在1977年的第一版規則中(初版和第一版是先後兩版),德魯伊正式作爲牧師唯一的進階職業出現在玩家手冊中。這個時候德魯伊的定位介於法師和牧師之間,“環保主義者”的風格還不明顯,他們還是在使用元素力量作戰。總體而言,最開始的德魯伊是偏向法師的牧師,必須遵守中立的行爲規範。

早期《DND》中的德魯伊,不可穿戴任何金屬,更像是能治療的法師

而在1989年的第二版規則中,德魯伊開始靠近那個曾經真實存在於歷史中的德魯伊教的樣貌,《龍與地下城》開始給德魯伊增加了更多的細節設定,比如德魯伊的社會結構、傳承模式、使用草藥的能力。刪去了那些法師向的能力,比如進入陰影位面。這個版本的德魯伊雖然仍是牧師的進階職業,但已經開始有了自己的風格。

而且也是從這個版本開始,德魯伊的開始可以變形成動物作戰。在民間流傳的神鬼怪志中,德魯伊可以馴化動物或者變身成動物。而《龍與地下城》則吸收了民間傳說元素,把變身成動物的能力作爲德魯伊的高階法術之一加進了遊戲。而也是從這一版本,德魯伊文化開始向外輻射。

DOTA2中的德魯伊

在2000年的《龍與地下城》中,德魯伊終於脫離了牧師體系,作爲一個獨立的基礎職業存在。你能想到的大部分德魯伊元素,這個版本已經都具備了。來自大自然的力量,控制樹木荊棘妨礙對手,召喚動物夥伴,變身成熊、狼作戰等等。

也是從這個階段開始,在其他遊戲作品中也開始頻繁出現德魯伊的身影,比如《無盡的任務》。而在這個階段,又有另一家廠商爲德魯伊文化的傳播立下了汗馬功勞,它就是暴雪。《暗黑破壞神2》和《魔獸爭霸3》中德魯伊首次出現,這個時候的德魯伊的畫風已經很成熟。而讓更多人認識德魯伊的,是另一款重磅遊戲《魔獸世界》。

《魔獸世界》拓展了德魯伊的動物形態,創造了千奇百怪的動物化身

《魔獸世界》中,德魯伊第一次脫離了單調的變熊,擁有了各種各樣有趣的動物形態。《魔獸世界》將德魯伊文化輻射到全世界的各個角落,即使是不瞭解歐洲宗教史的玩家們也認識了這個什麼都能變、專職賣萌的小德。《魔獸世界》中的德魯伊開始有了大量的梗,比如變形梗、鵪鶉梗、獵人抓個德魯伊當動物夥伴梗等等。

時至今日我們已經能在各種遊戲中看到德魯伊的身影,無論是各式奇幻網遊、DOTA等競技類遊戲中的德魯伊,還是《巫師3》的海島祭司和德魯伊風格的怪物(鹿首怪),就更不用提受遊戲影響頗深的各式小說了。

《巫師3》中的鹿首怪就是很有特色的德魯伊風格怪物

而當我們再回顧今天遊戲中對德魯伊的設定和那個原始的德魯伊教,二者的樣貌已經是大相徑庭。在宗教傳說的基礎上,創作者們提煉出了德魯伊這個形象,隨後的創作者們開始不斷爲這個概念加上自己的設定,其中好的設定又會被繼承下來,最後變成了一種集體創作。蟲族、獸人、喪屍,諸多遊戲中的經典形象都是經過這類集體創作得來的。

如果一種文化失去了活力,那這個文化也就離死亡不遠了。德魯伊文化仍然處在不斷的發展中,未來又會有什麼新奇好玩的設定出現,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歡迎參加——愛玩網百萬稿費徵稿活動:當金牌作者,開本站專欄,領豐厚稿費,得專屬周邊!

遊戲專欄投稿信箱:otaku@vip.163.com

歡迎關注愛玩APP【精選】板塊,更多精彩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