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炒作“產能過剩”僞命題損害歐洲利益

參考消息網6月4日報道 德國《法蘭克福匯報》網站5月29日刊登題爲《朔爾茨是對的》的文章,作者是霍斯特·勒歇爾。文章認爲,德國其實比中國更符合“產能過剩”,在批評中國“產能過剩”這件事上,德國應該極爲慎重。貿易保護主義不符合德國或歐洲的利益。與中國打貿易戰將是毀滅性的。文章編譯如下:

經濟學專業的學生在大學第一學期就會學到,供應超出經濟總體需求的部分與一個經濟體的淨出口是一回事兒。歐洲有些人似乎已經丟掉了這種常識性的認知:在他們看來,任何出口活動顯然都意味着“產能過剩”。

德國去年出口商品價值近1.6萬億歐元,約佔德國國內生產總值的40%。那麼對進口國來說,這就是大量“產能過剩”囉!可這體現了我們的國際競爭力,我們理應爲此感到自豪。這確保了我國的繁榮。

按出口絕對值計算,中國2023年還是世界出口冠軍。但若考慮淨出口,即出口與進口的差額,那麼這個冠軍頭銜就沒那麼有分量了。即便只以出口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來衡量,德國仍以上文提及的約40%遙遙領先,而中國的相應比重還不到20%。與中國相比,我們的經濟繁榮顯然更依賴於出口。因此,在批評他國“產能過剩”這件事上,我們應該極爲慎重。另一方面,中國在中歐貿易中有大量貿易順差。以德國爲例,2023年,中國對德貿易順差近600億歐元。但這還略低於德國對美國的640多億歐元的貿易順差。中國對德貿易順差和德國對美貿易順差該不該受到譴責呢?

不該,至少從市場經濟的角度看,不該。國際貿易基於比較成本優勢或質量優勢原則。畢竟,不論企業還是消費者,沒有誰是被逼着去購買外國產品的。購買行爲主要遵循經濟理性。

這方面的反對意見稱,中國不遵守市場經濟規則,利用高額補貼使本國企業能夠以傾銷價格在國際市場上出售商品,例如電動汽車。但人們往往忽視,歐盟和美國近年來均已大幅提高了補貼。我們不能確定中國目前的補貼是否比美國和歐盟的多。

歐洲在電動汽車和其他產品方面有必要奮起直追,難道不是更多地表明歐洲缺乏競爭力嗎?現在用抱怨中國“產能過剩”來掩飾這點,顯得真可憐。市場經濟的解決方案可不是這樣的。

朔爾茨總理與德國汽車業的高層們一致與歐盟的保護主義姿態保持距離。這是對的。他接受了中國的挑戰。德國汽車業正在努力消除與中國的競爭差距,而非新建貿易壁壘。車企明白:它們依賴中國,中國也依賴它們。相互依存是經濟和貿易的固有組成部分。

貿易保護主義不符合德國或歐洲的利益。與中國打貿易戰將是毀滅性的。(編譯/王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