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步道AED去年一處也沒設 議員批北市施政牛步

▲臺北市登山步道。(圖/北市府工務局地處提供)

記者陳家祥/臺北報導

根據統計,2012年到2016年「心臟病」皆名列臺北市民十大死因第二名,而衛生福利部在2013年公告設置自動體外心臟電擊顫器(AED)的公共場所,其中包含直轄市政府風景區。但臺北市議員吳世正指出,北市共135條登山步道,僅15處有設置,比率只有11.1%,去年甚至一條登山步道都沒新設AED。工務局表示,今年目標爲設置4至5個AED,未來還會持續增加。

屬於盆地地形的臺北市羣山環繞,周圍有大屯山系七星山系、五指山系、南港山系、二格山系等五大山系包圍,休假爬山也成爲北市民的主要休閒活動,全市計有135條登山步道。

由於過去曾經發生登山客因心臟病猝發死亡事件,且衛福部也於2013年公告直轄市風景區需設置AED(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但議員吳世正調閱資料發現,北市135條登山步道,迄今僅有15處完成設置,設置比例只有11.1%,要求大地處儘速增設,讓民衆能安心登山。

吳世正進一步指出,北市府配合中央政策自102年開始積極推廣急救教育訓練及公共場所設置AED,大地工程處2014年首度針對北市5條登山步道設置AED急救器,2015年增加5處,2016年再新增5處,2017年卻掛0,批評市府設置牛步

對於議員批評設置AED牛步,大地處道路步道科長陳彥成解釋,AED急救器需設置在明顯容易取得、又要可接電,以及能夠就近指定專門管理地方,若是私人土地要取得土地同意書,設置地點難找,這幾年都在努力和地主洽談,但同意的人很少。

陳彥成強調,若登山步道旁有廟,或是屬工務局管理的休憩場所,基本上都會設置,目前有幾個風景區已設置。而今年也目標要新增4到5個A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