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天府評論:從春天出發,邁出中國式現代化新步伐

(原標題:【地評線】天府評論:從春天出發,邁出中國式現代化新步伐)

3月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強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總結回顧了過去一年的工作,明確了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和政策取向,安排部署了今年的工作任務。

在來之不易的成績中增強發展自信。一年來,我國所面臨的壓力挑戰前所未有。有異常複雜的國際環境,也有艱鉅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們頂住外部壓力,克服內部困難,付出艱辛努力,取得來之不易的成績。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26萬億元,增長5.2%,增速居世界主要經濟體前列;城鎮新增就業1244萬人,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爲5.2%;國產大飛機C919投入商業運營,國產大型郵輪成功建造,新能源汽車產銷量佔全球比重超過60%;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成果豐碩,人工智能、量子技術等前沿領域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實施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出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政策;自貿試驗區建設佈局進一步完善;糧食產量1.39萬億斤,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規模歷史性超過火電,全年新增裝機超過全球一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6.1%。面向未來,我們有勇氣、有智慧、有能力戰勝任何艱難險阻,中國發展必將長風破浪、未來可期。做好今年工作,我們充滿信心力量,我們鬥志昂揚。

在客觀審視的分析中保持發展定力。在肯定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看到面臨的困難和挑戰。從外部環境到國內經濟持續回升,從中小企業發展到就業形勢,從地方財力到科技創新,從重點領域改革到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從安全生產到工作作風,從實幹擔當到反腐敗鬥爭等,報告進行全面審視,展現出求真務實的態度,展示出自我革命的鬥爭精神。我們要保持清醒認識,堅持問題導向,聚焦問題短板,勇於改進提升、自我完善、深化改革,敢於直面問題和挑戰,真抓實幹、盡心竭力。我們雖然面臨各種壓力挑戰,但更要看到積極因素。總體看,今年我國發展面臨的環境仍是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有利條件強於不利因素。我們有自身的制度優勢、需求優勢、供給優勢、人才優勢,經濟回升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也不會改變,我們要增強信心和底氣。只要保持定力、搶抓機遇、激發活力,就一定能戰勝困難挑戰,推動經濟持續向好、行穩致遠。

在務實舉措的安排中邁出堅實步履。報告明確了今年的主要發展目標。報告提出,今年我們將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國際收支保持基本平衡;糧食產量1.3萬億斤以上;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2.5%左右,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圍繞主要發展目標,報告提出十項重點工作。從新質生產力到科教興國,從擴大內需到深化改革,從擴大開放到發展和安全,從“三農”工作到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從生態文明到民生保障,這些重點工作始終聚焦年度目標任務,聚焦人民羣衆的呼聲與關切,聚焦中國式現代化發展主線。有發展動力的重視,也有發展活力的激發;有發展基礎的夯實,也有發展風險的防範;有發展戰略的落實,也有發展佈局的優化。既立足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緊迫問題,也着眼高質量發展的長遠謀劃,做到了聚焦聚力、高效務實,接地氣、冒熱氣,具有極強的針對性和操作性。只要我們堅定信心、開拓進取,不折不扣抓好貫徹落實,就一定能夠高質量完成全年目標任務。(作者系天府評論特約網評員)

編輯:盛飛

校對:李祺

責編:鄧強

審覈: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