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臺北數位藝術節」 松山文創園區擴大舉行

圖、文/非池藝術

「第七屆臺北數位藝術節」11月16登場,以《第二自然》爲主題,徹底顛覆你對數位藝術的冰冷想像。本屆藝術節打破以往規模,在松山文創園區擴大舉行,除邀請各國數位藝術家來臺,也展現國內數位藝術生態的千變萬化。

年輪變身黑膠唱片德國藝術家巴索羅瑪斯.塔貝克(Bartholomäus Traubeck)的作品年歲》,看似普通老式唱片播放機,但唱片卻是樹木的年輪切片,透過數位科技將年輪上的輪廓生命痕跡分析音符,再譜出一首首獨特的鋼琴樂曲創作者運用人爲科技,重新賦予年輪新的生命詮釋。

策展代表邱志勇表示,「國際數位藝術邀請展」是每屆的重頭戲。今年藉由主題《第二自然》,以數位科技模仿自然生態的藝術表現,讓民衆認識大師級作品。本藝術節更是國內數位藝術盛事,每年的「數位藝術徵件獎」被視爲國內數位藝術家的搖籃,如:廖祈羽王新仁等獲獎創作者皆在藝壇表現出色展區還有電玩動畫產業等主題,將臺灣數位藝術脈絡清楚呈現。

本次藝術節除了10項靜態展區及動態的數位藝術表演,週末還有國內專家學者進行導覽、講座論壇,帶領大衆一同跳脫環境生態與人工智慧的互相對立。11 月 16 日至25日的展覽期間於松山文創園區免費展出,邀您一起見證數位科技的藝術魔力

非池中陪着你藝術零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