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獄朝鮮打臉文:臺灣媒體,你哪裡出了錯?

媒體該做的,應是站在長期處在弱勢的勞工立場上,徹底監督政府所作所爲,同時檢驗資方的要求與說法是否合理,提出解決建議。一天到晚只想跟南韓比,比薪水比不上,想比工時?臺灣也被完敗。 圖/歐新社

※作者原標〈地獄朝鮮打臉文:今天,讓我電爆《聯合報》主筆〉

臺灣《聯合報》網路版4日下午刊載一篇由主筆室發出的評論:「從『地獄韓國』來看臺灣的『一例一休』」,內容之荒唐,讓人嘖嘖稱奇;又是一篇隨便擷取關鍵字就想落井下石、藉南韓批判臺灣,卻完全搞錯狀況的低劣文章。

「但當臺灣享受完三天元旦連假後,月底還有六天春節年假,我們還在吵『一例一休』,不知這是不是近幾年臺灣競爭力不如南韓的主要原因?」

「臺灣一直喜歡和南韓比:和南韓比經濟成長率,和南韓比人均所得,卻不和韓國比工作天數。殊不知,南韓亮麗的經濟數字,就是由工作中所累積的。說是『地獄韓國』也好,但不能否認這是南韓躋身世界第七大經濟體的主因。」

「政府實施『一例一休』政策,雖是要讓臺灣避免陷入高工作時數的『地獄韓國』惡名,但以目前效應看,所造成的物價飆漲、生活不便及大規模裁員潮,卻可能讓我們步入另一種『地獄臺灣』。面對即將到來百物飛漲潮,不知道人們準備好了嗎?」

——完整奇文請點選此連結共賞

本人作爲第一個把「地獄朝鮮」這詞帶入華文世界的新聞工作者,我想有必要來帶大家檢視這篇爛文,問題究竟出在哪。

南韓跟臺灣一樣,元旦假期只有1月1日一天;元旦剛好碰上週日,臺灣是自動補假,所以隔天照休;南韓補假制度,目前只適用於兒童節、秋夕(中秋節)與農曆春節年假,所以今年1月2日星期一,南韓照常上班上課,只有大學從12月中已開始放寒假。

而一例一休從提出到現在剛上路,也不過只有一年,臺灣經濟競爭力落後南韓,衆所皆知已超過10年,當然扯不上任何關係。

《聯合報》主筆若是要強調臺灣爲調整休假制度而陷入爭執內耗,那就盡到媒體人的責任,釐清勞資與政府哪些說法有問題、哪些爭議待解決,並提出解決方法。

「地獄朝鮮」是南韓年輕人對自己國家發出的憤怒反諷;所點出的問題,是與現實脫節的中老年世代,不願理解青年世代處境;而國家公權力試圖透過政治,介入甚至侵害市民生活,卻不願解決社會矛盾。 圖/路透社

但從後面敘述看來,該主筆認爲「一例一休」只會引發裁員和物價上漲,所以不該讓勞工休太多假,而臺灣人應像「地獄朝鮮」民衆一樣,水深火熱地工作,纔有競爭力,不然就會變成「地獄臺灣」,彷彿兩個「地獄」層次差很多?

「地獄朝鮮」是南韓年輕人對自己國家發出的憤怒反諷;所點出的問題,是與現實脫節的中老年世代,不願理解青年世代處境;而國家公權力試圖透過政治,介入甚至侵害市民生活,卻不願解決社會矛盾與包括普遍貧困、分配不均、高失業率與派遣工比例上升等各種經濟困境,讓國家步入水深火熱。

這次成爲流行語後,我會首先撰文介紹,就是要告訴衆人,觀察南韓,不能膚淺地只看亮麗表象,因爲在令人稱羨的經濟數字背後,有太多非人道的踐踏與犧牲。

若掌控權力者不是隻有誅殺異己、若媒體能不受權力擺佈,確實監督政府與社會、若財閥不是隻跟權力勾結、若大人能殷切聽取年輕人苦衷,原本的地獄自然將成樂園;沒想到,權力不受控制,放任親信、官員與財閥特權貪腐,腐蝕民主基盤。「地獄朝鮮」催生了崔順實,讓已飽受荼毒的南韓民衆,感到羞恥。

「地獄朝鮮」從來就跟工時長不長能否造就競爭力,毫無關聯;但既然跟南韓比工時,就讓本人整理數據,進一步檢驗《聯合報》主筆的論調。

圖/作者提供

上圖是這15年間,臺灣與南韓的年均工作時數變化。南韓的數據引自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每年公佈的統計資料;臺灣尚無類似採計,但我們若將主計總處每年公佈的「工業及服務業每人每月平均工時」乘以12(個月)的話,就能得出相同數據。

南韓的年均工時,早先確實比臺灣高出許多,但隨後逐漸呈現下滑趨勢;2010年後,就一直與臺灣處於不相上下、互有消長,2015年的最新數據,臺韓兩國年均工時幾乎無太大差異。

但這15年間,南韓工業與服務業的平均月薪,從2000年的新臺幣4萬6333元翻倍至2015年的9萬4285元,臺灣則從原本相似的薪資水準4萬1681元,只微升至4萬8490元。

南韓媒體時常責問,爲何自己國家年均工時,總是多出OECD國家平均值,並高居排行榜第2位,輿論及政府都在討論如何調低工時的同時,《聯合報》卻急着要稱羨地獄朝鮮工時長造就競爭力,卻不知道臺灣自己薪資水準在狂輸南韓之後,現在連工時也比人家多。

一例一休是讓確保勞工一週兩天休假中,至少一天能完全不工作,另一天能在勞資協商後,透過加班獲得雙倍酬勞,讓勞工工時能減少,或透過勞務增加薪水。

南韓則是採行每週40到68鐘頭的工作制度。南韓勞基法規定,每天工作時數爲8小時,一週爲40小時。表面上看起來是「週休二日」,但實際上,法律的行政解釋中,只將週日訂爲公休日。而每週加班時數,週一到週六合計最多12小時;週日工作(最多8小時)則屬於休假上班。僱主若加班與休假上班,須多支付50%以上的酬勞。

但若公司採行的是實際週休二日制,也有花招能玩。如果公司指定六日爲公休,那麼要求週末出勤就屬於休假上班,一天若最多工作8小時,兩天就是16小時。

最後,每週基本工作時數40小時,加上一週最多加班12小時,與週休二日工作共16小時,南韓僱主最多可要員工每週工作68小時。

南韓最具影響力的工會聯盟「民主勞總」,發動工會成員要求政府調漲最低薪資的集會。 圖/截自youtube@ekctu

若掌控權力者不是隻有誅殺異己、若媒體能不受權力擺佈,確實監督政府與社會、若財閥不是隻跟權力勾結、若大人能殷切聽取年輕人苦衷,原本的地獄自然將成樂園。 圖/歐新社

相較臺灣新法上路後,單週工時不得超過40小時,南韓的情況比臺灣嚴峻許多,在想週休二日的情況下,這讓許多南韓上班族經常工作到晚上9點、10點才下班,把指定工作完成,最後健康卻出問題的原因。所以這兩年,陸續有國會議員和公民團體呼籲與研擬,縮短工時規定。

反觀臺灣,一例一休上路,媒體集中關注的焦點,是哪些公司會因此裁員、哪些商品會因此漲價,從來沒去反省,慣老闆是如何以低薪壓榨勞工,而百姓又是如何安逸於便利的服務業體系,造成新制上路,大家反倒無法適應,慣老闆竟搭上民怨順風車抨擊當權者無能,荒唐至極。

蔡英文政府絕對有其問題與責任,包括針對一例一休草率規劃與缺乏配套措施,不僅未對大家清楚交代,每位官員還說法不一,就連臺媒同業也被搞得團團轉;而勞團指出已久的換休、工時協商與請假問題,也不立即給出迴應,這凸顯出政府的專業與溝通能力極有問題。

媒體該做的,應是站在長期處在弱勢的勞工立場上,徹底監督政府所作所爲,同時檢驗資方的要求與說法是否合理,提出解決建議。一天到晚只想跟南韓比,比薪水比不上,想比工時?臺灣也被完敗。

《聯合報》主筆拿「地獄朝鮮」戰「一例一休」,已凸顯自己根本不瞭解「地獄朝鮮」的生成背景,缺乏對臺韓勞動條件的基礎認知,就想胡亂比較與拿來攻擊他人;一個報社主筆竟是此番水準,已讓人對臺灣媒體素質感到汗顏,還有何資格追捧自己多有影響力和吹噓「國際觀」?

人家「地獄朝鮮」第一大報《朝鮮日報》,好歹新進記者薪水至少新臺幣85K起跳,「鬼島」《聯合報》主筆,有本事就先要求報社把新進記者待遇,提升至相同水準,再來提臺韓競爭力,比較恰當,不然被電爆也只是剛好而已 ♥。

臺灣一例一休上路,媒體集中關注的焦點,是哪些公司會因此裁員、哪些商品會因此漲價,從來沒去反省,慣老闆是如何以低薪壓榨勞工,竟搭上民怨順風車抨擊當權者無能,荒唐至極。 圖/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