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都搖完了才收到警報 NCC:受限於災害偵測技術

臺灣12日上午發生6級地震,「總統警報」卻有時間差,許多民衆在震完才收到簡訊。(圖/本報資料照)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宜蘭12日上午11點17分發生規模5.8地震,因爲深度只有17.5公里,搖晃感相當強烈,政府災防警報簡訊卻有「時間差」,讓許多人痛批「到時已被埋在土裡」。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指出,如能在災害發生前預警是最理想,這次地震是上午11時17分發生,同時就有民衆收到警報,所以這是受限災害偵測技術,不是政府動作慢。

「國家級警報」簡訊狀況百出,不是有人沒收到就是延遲,還有人的警報一直跳針。對此,NCC基礎設施事業處長羅金賢表示,氣象局上午11時17分14秒偵測到地震源,上午11時17分32秒將訊息發佈到災害訊息廣播平臺細胞廣播控制,而4G系統處理平均5秒,3G系統平均10秒,以4G用戶計算,從偵測到地震源後23秒用戶就可接獲警報。

▲臺灣東北地區12日11點17分發生中型地震,因爲深度只有17.5公里,搖晃感相當強烈。(圖/中央氣象局)

羅金賢也指出,這次警報發佈地區是宜蘭縣臺北市新北市持續3分鐘發送,只要手機是經認證具PWS功能,如不理會警報,就會像設定鬧鐘一樣,業者再發送訊息時又會響。

災防告警細胞廣播訊息服務(Public Warning System,PWS)現在還是測試階段,羅金賢表示,目前只有氣象局資訊會送進來,待未來正式上線,其他中央災害防救單位也會送到災害訊息廣播平臺,再連線到細胞廣播控制中心,由各行動寬頻業務經營者發送到指定的區域基地臺。

對於警報是否該於地震發生前就先預警,NCC發言人虞孝成說,如能在災害發生前預先告知民衆是最理想,但是這次地震是上午11時17分發生,11時17分就有民衆收到警報,所以這是受限災害偵測技術,並不是政府的動作慢。

▼還有民衆一次收到了10多封警報簡訊,害手機不斷「跳針」。(圖/網友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