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電公會爲ICT產業發聲 向經濟部提出多項建言

經濟部長王美花率領工業局、能源局、貿易局、技術處及檢驗局等局處代表接待,並且針對各項議題逐一回復。

剛從印度返臺的劉揚偉監事會召集人分享此次考察心得,他感覺,印度的IT就是India和Taiwan。臺灣在半導體及電子製造等領域掌握優勢,可望成爲印度高科技供應鏈選項與產品開發夥伴。劉揚偉監事會召集人指出,許多國家正積極搶進印度市場,相關單位要儘早擬定策略,掌握此次機會。

電電公會建議,政府掌握未來三年與臺印度合作關鍵的黃金期,加速簽訂臺印度FTA,並且比照推動臺日產業合作模式,成立「臺印度產業合作推動辦公室」,搶佔產業發展先機。

李詩欽也分享去年率團前往印度參加「第一屆臺印度CEO論壇」的經驗,印度人的英語口音很重、說話速度極快,不太容易聽懂。他建議政府官員和ICT產業相關業者,儘快加強印式英語的聽力,才能夠在今年11月舉行的「第二屆臺印度CEO論壇」,與他們進行順暢的溝通與交流。

李詩欽非常肯定經濟部大力對外宣傳臺灣電動車的強大實力,因此近期美國各州都將派代表訪臺,其中也包含未來即將成爲電動車供應鏈最重要聚落的墨西哥州。

針對電動車產業發展,電電公會提出下列六點建議:一、以整車在地研發與在地生產,作爲產業發展優先扶持對象。二、推動運具電動化,多管齊下提供誘因。三、針對關鍵技術與資源(如發展電池及馬達回收稀土元素技術),獎勵研發創新與國際合作,對電動車、電池技術與標準規範之產業缺口、瓶頸及趨勢發展,研擬合作標的及投資項目。

四、推動政策扶植新創車廠。五、思考優質平價國產純電/氫能車款,搭配國內物流業淨零減碳趨勢與結合再生能源應用。六、因應電動車架構,建置測試驗證環境。

在能源議題方面,提出「建構永續電力環境,確保臺灣用電穩定、低碳,創造產業永續競爭力」、「完善儲能環境,明定備載容量率、引進先進發電技術提供示範場域。」、「電池產業發展與國產化扶植」等三大建言,並提出包括:調整再生能源認定範疇、持續提升再生能源比例、強化電網韌性、多元開發地熱、海洋能、生質能及氫能等次世代技術等建議。

在儲能環境方面,建議放寬一定契約容量以上電力用戶應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管理辦法(用電大戶條款)之規定,裝置儲能不得參加臺電輔導服務,但可參加表後服務。參與臺電電力交易平臺輔助服務的民間廠商儲能系統建置量,應有總量管制。無限制開放市場會供過於求,導致民間廠商出現倒閉潮。建立跨國交易平臺,提供充足綠電、企業減碳投資抵減或補助低碳設備採購。儲能電池產業發展與國產化扶植,補貼、廢棄電池回收處理費用、土地、人才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