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到底靠不靠譜? 關於特斯拉你不可不知的二三事

▲Tesla自2016年登臺以來,着實也掀起臺灣車市褒貶不一的評價。(圖/記者鎧丞攝)

記者遊鎧丞/臺北報導

「買一輛600多萬的電動車來開?」,自筆者開始着手蒐集Tesla相關資訊以來,最常遇到的問題莫過於此。

即便Tesla已在北美市場創下不錯的銷售佳績;但回到國內充其量僅算是一家新興車廠;在市場接受度與硬體建置尚未完備的條件下,如何成功建立起品牌口碑?對於Tesla來說總是個不得不面對的重要議題

透過本次素人試駕,筆者試着針對消費者,對於Tesla的幾個疑慮多做闡述;電動車已是箭在弦上的發展趨勢,一般消費者或許尚無能力購買,但多認識幾分也不是件壞事

▲以臺灣現行的Tesla Model S以及Model X來看,動輒數百萬的高昂售價,總讓人打消一親芳澤的念頭。

以Model S「286萬至675萬元起」、Model X「404萬至658萬元起」的身價來看,相信這樣的售價,絕對超乎一般消費者所能夠負擔的範圍;「有錢人玩具」一詞,似乎也是Tesla不得不面對的原罪之一。

這一點,臺灣Tesla怎會不知道;以一家2016年才貿然挺進臺灣市場的車廠來說,以目前的擴張速度來說,Tesla的動作不可謂不快;但要真正落實到「普及化」,仍有很大一段路要走。

▲要普及化,充電網絡的硬體建置,勢必是首重課題

也因爲如此,即便旗下已有入門車款「Model 3」在後頭虎視眈眈;但臺灣Tesla仍決定先行高階Model S、Model X兩大車型先行導入國內,佐以持續建置的臺灣充電網絡,以「口碑-硬體」雙頭並行的方式,建立起品牌形象

銷售量並非現階段Tesla首重的課題。」原廠人員表示;與其在硬體設施尚未完備的條件下,貿然打起「銷售戰」;不如且戰且走,先建立起消費者對於Tesla的品牌信心,或許是目前最爲完善的銷售戰略。

▲Tesla仍每日舉辦消費者試乘活動,只求穩紮穩打建立起品牌口碑。

講到Tesla,消費者最常問到「怎麼充電?」、「充電站夠不夠」;不說你可能不知道,Tesla旗下車款充電模式主要分做「家用充電」、「目的地充電站」以及「超級充電站」三大模式。

家用充電主要就是透過購車時所附贈的轉接頭,直接透過220V的插座進行充電;目的地充電站是以商場百貨公司以及飯店設置的充電樁爲主;超級充電站則是以特定地點的高速充電樁作爲充電之用。

▲臺灣Tesla表示,今年年中將會在中南部設置超過200座的目的地充電站,以及臺中、高雄兩地的超級充電站。

車主每年將可享有400kWh(約1,609公里)的免費超級充電站充電點數

以筆者本次試駕的Model S P100D來說,在充飽電的條件已可擁有613km的續航里程數(入門版本S 75也有408km);此等續航力絕對稱職擔綱代步長途旅行一職。

稍微改變一下平常開汽油車「開到亮紅燈才加油」的習慣;不管是出門、回家,就把插頭接上爲愛車充個電;說真的要把Tesla開到沒電顧路,還真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一整天試駕活動過程,這輛Model S P100D在沒有充飽電出門的條件下,仍有將近300km的續航力。

除了充電之外,相信應該很多消費者應該更爲在意的是,我花了幾百萬買了Tesla,究竟要開多久才能夠回本?這一點可能要用比較複雜的的表格稍微解釋一番:

Tesla由於毋須更換機油變速箱油等油品,僅需定期更換冷卻液煞車油以及輪胎等;同時每次定檢,原廠也只針對系統進行更新,大幅壓低後勤維修成本

再加上業界首創的8年不限里程數電池、車輛保固服務;要把Tesla開到大錢維修?恐怕人爲因素絕對佔去大部分…。

▲也就是說,只要你有膽量砸大錢買下去,Tesla可擔保你可在之後慢慢回收購車成本,只要你有耐心。

▲Tesla Model S P100D是一輛好車,但現階段,筆者沒有能力負擔他高昂的身價…。

說正格的,與Model S P100D相處這幾天下來,這輛車着實讓我具體瞭解到,Tesla爲何夠格自詡爲「電動車一哥」;各項軟硬體設計,已可說是相當完善、成熟,並足以彰顯出電動車科技的未來願景

但即便筆者對Tesla在臺願景,仍抱持着相當樂觀的態度;但說現實些,要我現階段砸6百萬買一輛Model S P100D?很抱歉,筆者沒有這個能力…(當然即將登場的Model 3又是另外一回事)。

也因爲如此,或許對於臺灣Tesla來說,短時間內想要擺脫「有錢人的玩具」之刻板印象,進軍一般消費者市場?或許是其往後幾年必須深思的課題。

▲電動車市場在臺仍有很長一大段路要走,但要說他會「曇花一現」?實則有些言之過早。

►想看更多最新汽車資訊,請加入《ET車雲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