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名臺灣!「東亞四巨頭」遇大危機 威脅長期競爭力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UW-Madison)人口統計學家易富賢(Yi Fuxian)警告,臺灣、日本、南韓、中國大陸等東亞四大經濟體出生率低、人口不斷下降,將威脅長期競爭力。圖爲外籍看護推着坐輪椅的老人家外出散步。(圖/中時資料庫、劉宗龍攝)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UW-Madison)人口統計學家易富賢(Yi Fuxian)警告,臺灣、日本、南韓、中國大陸等東亞四大經濟體人口不斷下降,將威脅長期競爭力。

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報導,易富賢14日受邀赴美國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Booth School of Business)發表演講,從人口角度出發,談論中國大陸的社會經濟問題。

他談到,東亞的出生率是全球最低,中國出生率爲1.0、日本爲1.36、南韓0.72、臺灣0.85,東亞四大經濟體的出生率幾乎在所有區域中墊底。

他分析,東亞四大經濟體人口萎縮、社會急速老化導致勞動力下降、扶養比上升,公共服務、政府養老金系統承受的壓力增加。

易富賢警告,東亞四大經濟體人口下降,將進一步威脅長期競爭力,有鑑於目前當地的出生趨勢,要透過增加生育率來反轉趨勢似乎不太可能。

他也點出這些區域出生率下降的原因,其中一項因素是如同許多中高所得經濟體注重教育,導致晚婚及晚生育;另一個因素是都市人口密度高,導致高房價及高生活成本。中國大陸則有特殊的歷史因素—1980年至2016年實施的一胎化政策,「改變中國人的生育觀念」。

易富賢分析,東亞四經濟各有不同方式因應人口危機,臺灣透過開放移民來刺激人口成長,儘管臺灣的粗出生率持續下降,但受惠於移民,臺灣去(2023)年人口增加了超過15.8萬人。

中國大陸則是在2016年終結一胎化政策,透過刪減教育費用、改善生育保險、提供育兒補貼等措施來鼓勵生育,但他認爲「未富先老」的中國大陸缺乏足夠的財政資源。

大陸去年人口再度下滑,連續第七年死亡率高於出生率,預計至本世紀中期,老年人口將是現在的1倍以上。

易富賢也預測,中國大陸的出生率將難以維持在0.8水準,儘管現在中國大陸以14億人口居全球第二,但他預期,至2050年,大陸人口可能低於10.2億人,至2100年,可能低於3.1億人。

易富賢去年就曾稱,若繼續按照現有模式,中國大陸人口將在2100年降至3.1億人,人口占世界比例將從1820年的37%,降至2100年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