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我沒談完的那場戀愛》:兩代人的青春放歌

這是一次曠世未有的千萬人大遷徙;

這是一個火熱的特殊年代;

這是一個深刻着歷史烙印青春年華;

正在上映的電影《我還沒談完的那場戀愛》不僅講述了當代青年在逆境中逐夢故事,還再現了上世紀六七十年,知識青年響應毛主席的號召來到農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用信仰的光輝照耀着苦難的生活,在逆境中綻放無悔青春,吟唱着屬於一個時代的青春之歌

影片中,當下和歷史兩條線穿插進行,讓觀衆身臨其境、酣暢淋漓地與兩代人的“超燃”青春,實現了跨越時空的“走心”對話。

他倆的孤注一擲,像極了Z世代青春的模樣

董東珊妮是一條線,是當代80、90後青年的縮影

秋蘭華林是一條線,是上世紀知青時代中青年的縮影。

董東和林珊妮,可以暫且稱之爲“行走的音樂人”,即他們沒有穩定的工作,他們雖然過着居無定所的生活,也在努力讓自己的音樂夢想閃閃發光。這樣的一種青春選擇,真實地照射了當年青年的職業觀。據多家機構調查顯示“愛好職業化,既是激情下的產物,也是探尋‘自我’的真實表達。當代青年,尤其是Z世代越來越將精神層面的‘治癒’放在職業選擇的首位”。

影片中的林珊妮,國外正牌音樂學院科班畢業生,在音樂的道路上,她有很多種選擇,但是她選擇了最顛沛流離的方式,在地下通道里、在別人的demo裡,在和聲角落裡積蓄着自己的音樂能量,以期有一天能夠在自己的演唱會上大放光彩

影片中有一個細節非常值得細品,林珊妮爲了還沒最終確定的巡演,就已經自費花去了歌曲製作費和排練費20多萬,這像極了在現實生活中,90後們爲夢想孤注一擲的模樣。

而他們有這樣看似“孤注一擲”的勇氣,恰恰是這個時代給予了他們這樣的空間。時代的發展使得像林珊妮這樣的年輕人們可以更心安理得地做出“自己想要的選擇”,他們對於自己所熱愛的事物所充滿的好奇與渴求超出了人們的想象。這就是這個時代青年的青春底色

他倆的選擇,就是知青對祖國和人民的饋贈

張秋蘭和華林這條線,他倆成爲知青時,一個19歲,一個20歲,正是風華正茂時。他們沒有繼續求學考學,而是響應時代的號召,一頭扎進廣闊的農村,勞動鍛鍊。他們用原本爲人治病的手,原本彈琴的手,播種,掏糞、割麥,餵雞,從“五穀不分”到田間的“勞動能手”,他們在無垠的土地上,揮灑了自己的青春與汗水,與中華大地命運相連。不同的生活環境,農村和城市的強烈對比,讓他們對人生和未來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也塑就了精神的凝練與昇華

華林在困頓的生活中,不忘給貧瘠的土地帶去精神的洗禮,他組建鄉村樂隊,排練演出,爲農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重塑鄉親們對生活的認知;

張秋蘭,在偏僻的鄉村,用背上的醫藥箱,走村串戶,在那個缺醫少藥的年代,守護着一方羣衆的健康。也正是在這樣的歲月裡,她沒有抱怨自己的出身,而是愈發堅定自己的目標——上醫科大學。她代表了那個時代,很多知青關於夢想的詮釋:主動選擇自己的人生道理,不自怨自艾,不隨波逐流,就是最珍貴的夢想。

在影片中,華林、張秋蘭、閆大河、鄧芳華這些知青身上所煥發出的光彩,就在歲月的河流中靜靜地流淌,匯聚成了一種精神,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知青精神,它代表了時代感召下,個人價值的烘托和路徑的選擇,給當代青年以啓迪

從張秋蘭、華林這樣上世紀60、70年代的青年一代到董東、林珊妮這一代80、90後,影片讓我們清晰地看到無論歷史的語境如何變化,但是青年一代追求夢想,燃燒青春的初心內核永不褪色。時代的使命、人生的際遇、價值的選擇匯聚成最強的青春座標。

歲月如“歌” 致敬百年芳華

影片是目前電影類別中比較小衆的“音樂”電影。這也恰恰成爲影片的強標識之一。盤點這些歌曲,每一首都是時代的金曲,都是一個時代的回憶,都是一段扣人心絃的紅色記憶。

春天裡》、《紅梅贊》、《我在延安落了戶》……影片中,這些紅色經典歌曲與兩代人的故事產生了情感的強共振;在現實中,叫醒了觀衆的耳朵,直抵心靈的觸動,與當代社會產生了絕妙的邂逅,更是以一種別緻的方式,在建黨百年之際,講述了歌聲中的紅色往事,唱響了時代的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