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零件》產品多元具競爭力 晶技明年業績拚增2位數

臺灣晶技今天下午舉行法說會,由林萬興親自主持,5G帶動5G智慧型手機、基礎建設/網通設備、物聯網等各項新興應用需求,且車用電子化及電動車滲透率提升,致使石英元件朝小型化及高頻化發展,傳統制程已無法滿足精密度要求,必須以黃光蝕刻及半導體的類3D封裝製程才能解決,晶技因黃光蝕刻製程已投入量產多年,今年再投入15億元,引進半導體類3D封裝及智能化的生產線,讓晶技成爲石英元件產業競爭門檻提高下的受惠者,加上新產能挹注,帶動晶技今年業績強勁成長,並可望延續到明年。

汽車需求強勁及蘋果iPhone新機拉貨啓動,降低了NB需求減弱及電子產業供應鏈長短料問題未解影響非蘋智慧型手機客戶拉貨衝擊,晶技8月合併營收13.48億元,月增2.82%,年增34.16%,爲今年5月以來新高,公司自結8月營業淨利爲3.31億元,年增122.2%,稅前盈餘爲3.4億元,年增103.1%,單月每股稅前盈餘爲1.1元,累計前8月合併營收爲103.12億元,年增55.37%,營業淨利爲23.85億元,年增151.3%,稅前盈餘爲25.13億元,年增150.3%,每股稅前盈餘爲8.11元。

晶技預估,9月合併營收將優於8月,第3季可望再創歷年同期高峰,不過,第4季會受客戶長短料庫存調整影響,至於近期大陸大規模限電停產,晶技目前生產未受到影響,公司正在瞭解客戶端停產限產的狀況,林萬興表示,這部分對公司多少有影響。

林萬興表示,大陸同業產品比較屬於成熟的產品,小型化、高頻化及車載產品尚未進入成熟階段不具備競爭力,而日本同業似乎放棄尺寸2520以上成熟產品,而晶技目前是全球第1大石英元件廠,無論成熟產品或是小型化高階產品皆具有競爭力,2020年全球石英元件需求約205億顆,預估今年將達260億顆,隨着5G及電動車需求增加,預期2022年可望保持兩位數成長,2025年前均可保持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