釘釘:大模型商業化在探索中前行

【2023 年中國大模型平臺及相關應用市場規模爲 17.65 億元】IDC 於今年 8 月發佈的數據顯示,2023 年中國大模型平臺及相關應用市場規模達 17.65 億元。相比頭部 AI 公司的融資規模和高昂的模型訓練成本,此規模不算顯眼,也反映出大模型產業面臨商業化,尤其是 ToB 商業化應用的難題。 2024 年,以金融、能源等重點產業引入爲契機,大模型應用廣泛鋪開,但實際落地中價值量化困難、業務銜接度低問題仍存。 在不久前的外灘大會上,釘釘總裁葉軍稱,接下來 18 個月是應用驅動人工智能創新的新階段。 應用落地需找準場景。“大模型+算力”是較成熟項目模式,成交價格高。“大模型+應用”此前受限於模型對垂直領域知識和訓練度不足等,B 端應用缺乏付費驅動力,且調用 API 方式限制客單價。 釘釘全球商業總裁楊猛表示,應用關鍵在於找到場景,目前成熟應用場景包括分析助手、研發助理等。天準科技副總裁程從飛指出,數智化轉型存在諸多難題,大模型與 AI 的應用能提升企業運營安全性和效率。 常州有豐富製造業應用場景,全市有衆多高新技術企業等。楊猛稱,目前常州已有五分之一的釘釘客戶企業調用釘釘的 AI 能力。 構建生態形成商業閉環。從大模型商業化案例看,需求與 AI 能力初步對接後,向公司管理、協同方向轉變是提升模型價值關鍵,也是形成穩定盈利模式保障。 QuestMobile 報告指出,大模型已從技術驅動轉向生態驅動,獨立的 AIGC 應用成吸引客戶重要節點。 金石機器人 CEO 胡文輕稱,公司基於釘釘底座進行自定義開發,實現智能化信息檢索和分析報告。這種二次開發和應用豐富了 SaaS 平臺大模型生態,促進商業閉環形成。 一方面,部分行業大模型應用要求嚴格,打開 ToB 定製化需求市場;另一方面,平臺化大模型供給給新興企業創新空間。楊猛表示,用大模型能力賦能新質生產力企業,需更細緻洞察行業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