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剛:如何看待“中國製造”考驗西方眼界

來源:環球時報

在任何現代工業國家的編年史中,汽車製造都會成爲精彩的一章。1983年4月11日,一個歷史性時刻在中國出現,首輛外資品牌桑塔納轎車在上海下線,當時的廣告語是“擁有桑塔納,走遍天下都不怕”。中國踏上了朝着一個汽車大國邁進的新旅程,其特徵是“中國製造”以改革開放的氣魄走向世界、擁抱世界。

快進41年,中國汽車故事的敘述戲劇性地演變。去年,中國品牌汽車在歐洲銷售超過35萬輛,其中尤以電動汽車爲主。中國汽車的到來成爲歐洲很多媒體的頭條新聞,引發一場如何看待“中國製造”的輿論旋風。

歐洲人的反應如同一幅明暗交織的複雜織錦,從對中國經濟體制的質疑,到編纂新版“中國威脅論”的荒誕情節,再到一些政客有意表現出對中國電動汽車會在歐洲“稱霸”的莫名恐慌,有人甚至附和美國政客言論,將中國電動汽車出口描述成“對全球經濟的衝擊”,如此等等。

然而,更細膩的分析揭示了更完整也更真實的圖景。這是一個涉及市場需求變化、可持續發展以及如何看待中國等新興經濟體快速發展的“全球化故事”。

根據歐盟成員國去年達成的協議,從2035年起在歐盟銷售的所有新車必須是碳中和的,這凸顯了對多樣化和可靠的電動汽車供應的迫切需求。歐洲對電動汽車需求的迅猛增長反映了其對氣候問題更加重視,向更可持續交通模式的轉變也體現出歐洲對於綠色發展的追求。但需求的激增同時暴露出歐洲汽車工業的侷限性。歐洲需要迎接一個更加多元、高質量並富有競爭力的電動汽車市場。從這個角度講,中國電動汽車在歐洲市場的增長不僅僅是一種需要,更是一種必要。

歐洲的情勢絕非偶然。整個世界正處於綠色革命的關鍵進程中,而電動汽車則是這個轉型議程的基石之一。中國成爲這一全球性轉變中的關鍵參與者,其電動汽車產業不僅以龐大的體量還以質量、創新和價格優勢而著稱。多年來的歐洲消費者調查顯示,價格和質量是購買決策中的決定因素。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因以頗具競爭力的價格提供更高價值而具備越來越強的吸引力,這證明了市場力量的有效性,既符合經濟規律也有利於歐洲與中國的互惠。

在中國國內,包括新能源車在內的汽車市場依然廣闊且充滿活力,類似特斯拉和大衆這樣的外國品牌保持着持續的存在感,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消費者購買的每兩輛汽車中就有一輛是外國品牌,大衆汽車繼續成爲中國購車者首選的國際汽車品牌。這種競爭性的市場環境培育了一個創新、合作的生態系統,中國汽車品牌尤其新能源車也在這個過程中取得長足發展。

在走向世界的過程中,中國電動汽車更爲推動全球共同發展、推動世界實現可持續發展議程提供了動力。從新興經濟體的中低收入階層到美歐成熟市場,中國電動汽車擴展了綠色交通的可及性,有利於社會公平和環境正義,尤其是有利於新興經濟體的成長。

世界經濟如何發展不單單是由美國和歐洲的利益來定義的。試圖依靠地緣政治優勢分割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行爲,對於解決21世紀的全球性挑戰以及共享合作共贏所帶來的機遇構成了真正威脅。

從第一輛桑塔納的下線到電動汽車產業面向全球的發展,中國汽車產業的演進展現了自力更生與和平發展的過程。現在的問題不在於中國汽車動了誰的“奶酪”,而是在於世界特別是西方如何理解並接受中國自力更生獲得的全球市場份額。權力的轉移並不是簡單的接力賽或奪棒之爭,而是對尋求互惠和共同增長的全球秩序的探索。“地球足夠大,容得下中美各自和共同發展。”理解中國提出的這一理念不難,難的是西方主流能否真正以這樣的眼界看待“中國製造”和全球化。(作者是人民日報高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