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尖學者產業代表共話智慧未來

主會場內智能機器人展示

爲期5天的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今日上午在北京開幕。今年的中關村論壇年會有哪些看點和亮點?面向公衆免費開放的有什麼活動?北京青年報記者整理出“逛展”指南,帶您沉浸式觀展。

指南1

全球頂級大咖別錯過

今年論壇年會以“新質生產力與全球科技合作”爲年度主題,設置了論壇會議、技術交易、成果發佈、前沿大賽、配套活動等五大板塊、128場活動,涉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上千名演講嘉賓將齊聚一堂。

今日上午將舉辦開幕式暨全體會議,演講嘉賓包括: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薛其坤,諾貝爾獎獲得者塞爾日·哈羅徹和傑哈·阿爾貝特·穆魯,菲爾茲獎獲得者馬丁·海爾,英國醫學科學院院士、GF管理公司董事長丹尼斯·吉林斯,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銀河通用創始人王鶴。

今年,全體會議沒有選擇專業主持人,而是由中關村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劉鐵巖與中外嘉賓聯袂帶來一場創新與智慧激盪的科技盛宴。

今日下午,中關村國際技術交易大會開幕式在主會場中關村展示中心舉辦,已邀請諾貝爾獎獲得者、兩院院士等國內外高層次科學家,以及來自國際組織、高校院所、新型研發機構、技術轉移機構、科技企業等重量級嘉賓,共同探討全球技術轉移新格局下的機遇與挑戰。

明日上午開幕的中國科幻大會,共策劃11場高質量論壇,邀請40餘位國際學術權威同王晉康、劉慈欣等百餘位內地科幻專家、產業代表共聚,探討行業發展熱點。

平行論壇作爲論壇會議板塊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吸引多個國際組織和多位國家頂尖學者參會,圖靈獎獲得者、著名學者約瑟夫·斯發基斯,以及國內知名院士學者,將以科研基石與學術前沿爲方向作主旨報告。李開復、王海峰、楊植麟、李大海、朱軍等產業界專家圍繞大模型產業發展作主題演講。在“人工智能主題日”系列活動中,匯聚圖靈獎、菲爾茲獎、諾貝爾獎得主,28位國內外院士,清華、北大、港大等多所知名高校專家和科研機構負責人以及重點人工智能企業代表,共探AI技術前沿、共繪智慧未來。

指南2

前沿科技“風向標”要關注

作爲科技盛會,論壇年會突出科技前沿成爲顯著特徵。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緊扣“新質生產力”這一熱詞,圍繞AI大模型、具身智能、量子科技、生物醫藥、6G、腦機接口等,將舉辦多場專業論壇深入探討前沿科技和產業發展趨勢,打造全球前沿科技的“風向標”。

今年平行論壇將圍繞人工智能、生命健康、雙碳綠色、基礎研究、人才智庫、金融創投等熱點議題,設置10場品牌論壇和50場創新論壇,共舉辦60場活動。

北青報記者發現,在這些平行論壇裡有不少“首次”。其中,開放科學國際論壇、海洋科學與發展論壇等20場爲首次舉辦。

今年科技部和有關部門共主辦平行論壇20餘場,其中科技部在以往的論壇基礎上新增了4場平行論壇,包括環喜馬拉雅地球科學國際合作論壇、AIforScience青年論壇、量子科技創新發展論壇、海洋科學與發展論壇。

作爲中關村平行論壇之一,2025中國科幻大會將於3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石景山區首鋼園舉辦。

本屆科幻大會以“科學夢想創造未來”爲主題,首次設置產業活動板塊,推出“科幻產業投融資大會”“科幻遊戲產業發展大會”“科幻產業項目路演”等活動;首次增設科幻國際專場活動,搭建國際化科幻交流平臺,全面納入中關村論壇年會引資引智工作範疇,積極開展國際創新資源對接,加強與會嘉賓信息互通共享。

此外,大會還將舉辦具有鮮明科幻特色的配套活動,策劃貫穿全年的羣衆性活動,拉動特色消費,打造“時尚+酷玩”的科幻體驗。

值得一提的是,首鋼園四高爐將成爲最佳打卡點,2層展廳將舉行開幕式和科幻星球盛典,1層展廳舉辦潮幻奇遇季、科幻生活節和科幻市集,南廣場設科幻機甲展,讓參觀者“足不出爐”就能體驗科幻盛典。

指南3

一批重大成果發佈記得看

成果發佈無疑是論壇最受關注的環節。今年在年會開幕式、平行論壇和相關板塊繼續設置重大成果發佈環節,面向全球發佈一批重大原創成果、重磅創新政策、最新研究報告。

其中,在開幕式上將發佈“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和中關村論壇重大科技成果。“中國科學十大進展”由國家自然基金委組織評選併發布,已舉辦20年,今年是首次在論壇上發佈。

在中關村論壇重大科技成果中,將發佈高分辨率三維介觀持續熒光顯微鏡、大洋鑽探船、液態空氣儲能示範項目、多領域系列重大開源成果。3月31日下午,還將舉辦重大成果專場發佈活動,發佈一批科技成果、創新政策和權威報告;部分成果將同步在展示中心展出。

今年的平行論壇上更是有不少成果發佈。將集中發佈RISC-V、人形機器人、長安鏈、整車操作系統等一批開源項目,爲創新交流合作搭建平臺。

繼續推出人工智能主題日,在未來人工智能先鋒論壇上將發佈人工智能創新街區2.0、具身智能研究院揭牌等多個成果。北京人工智能公共算力調度平臺也將在人工智能主題日上發佈。

留學人員創新創業論壇上將首次發佈《北京歸國留學人員藍皮書》,系統梳理北京地區海歸人才流動的趨勢和創新效能圖譜;揭牌中國北京(望京)留學人員創業園海外聯絡站英國站和意大利站,進一步拓寬國際化招商引才渠道,打造更具國際影響力的開放創新生態。

數據跨境流動創新發展論壇上將重磅發佈北京市數據跨境流動便利化綜合配套改革政策,見證北京國際數據跨境服務有限公司揭牌、北京數據跨境合規服務產業聯盟成立。

中關村國際技術交易大會開幕式將首發“北京科技成果轉化智能服務平臺”。

指南4

傑出“AI青年”動向要了解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突出人才交流是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的一大特點,而“青年”也成爲今年論壇年會的重要關鍵詞。

面向青年人才,設置了傑出青年科技人才發展論壇和AIforScience青年論壇。面向留學生,策劃了留學人員創新創業論壇和北京國際青年創新發展論壇。面向女科技人員,設置了科技女性創新論壇等,進一步激發各類人才創新創造活力。專門爲相關科學家羣體創造交流合作機會,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共促全球人才合作新機遇。

“人工智能主題日”還首次系統性構建青年科創友好生態,通過三大核心板塊——未來人工智能先鋒論壇發佈AI100青年人才計劃、AIforScience青年論壇聚焦前沿技術與青年人才、人工智能領軍人才發展論壇探索人才貫通培養,爲全球青年科學家、創業者和青少年搭建“創新-實踐-成長”的全鏈條平臺,助力青年從實驗室到產業化的夢想照進現實。AI100青年先鋒計劃以挖掘最具潛力的青年人才爲目標,形成“人才驅動技術、技術賦能產業、產業反哺生態”的閉環。

AI青年創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大會則邀請了AI領域10多位國內外著名院士專家、青年企業家、業界大咖,圍繞“AI尚海淀科技向善”主題分享、創新成果報告、互動交流、觀點碰撞;50多家人工智能領域高等院校青年教師學生代表、專業園區科協代表、知名青年企業家代表、中小學科協代表現場互動全體參與;多家新銳數字人及人形機器人企業現場展示,展現海淀AI青年和企業在引領人工智能安全可靠發展、創新範式突破等方面的成果和努力,在全球人工智能領域發出海淀AI青年和企業聲音,助推海淀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人工智能創新策源地和產業高地。新銳青年企業家、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青年教師、人工智能科普網絡紅人等業界精英也將閃亮登場。

指南5

人機共生全新場景不能漏

中關村論壇不僅是全球科技創新交流合作的平臺,本身也是前沿技術展示的舞臺。值得期待的是,依託人工智能大模型打造的“中關村論壇智能體”及人形機器人將攜手上崗爲與會嘉賓提供服務。

北青報記者在採訪和實地探訪中發現,今年論壇年會的創新元素更豐富,互動性也更強。既有人形機器人迎賓,無人駕駛車接駁,還能品嚐到機器人做美味。沉浸式體驗未來已來、人機共生的全新場景。

在應用新產品方面,突出人形機器人的應用,圍繞迎賓、交流、主持、表演、服務等很多場景,將有15家企業的近百臺代表性機器人活躍在年會的各個角落,人形機器人成爲年會的智能助手,營造“機器人無處不在”的科技氛圍。例如:策劃機器人科技秀,展示人形機器人全身靈活運動、多機協同運動等能力;機器人還將成爲嘉賓的智能助手,與來賓進行包含語音、視覺在內的多模態交互。

在運用新技術方面,依託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打造“中關村論壇智能體”。應用豆包AI同傳系統,在實時提供文字翻譯服務之外,利用聲紋識別和語音擬合技術,實現用演講者原聲進行同傳翻譯,相當於一個人同時用多種語言演講。廣泛應用文生視頻技術,在年會成果發佈片、暖場片等視頻製作過程中,大量應用人工智能技術,部分視頻實現了人工智能原創。綜合運用裸眼3D、AIGC等前沿技術,營造奇幻炫酷的沉浸式藝術效果。

在拓展科技賦能新場景方面,今年將打造無感通行的參會體驗,全面使用電子證件、會場導航、座位查詢、電子桌籤等各類智能服務,涵蓋了從入場到落座參會的全流程,還將提供無人駕駛的接駁服務,進一步提升參會的便利性;線上參會的嘉賓,可以在元宇宙會場中感受沉浸式交互體驗等。

攝影/本報記者袁藝

硬科技嘉年華體驗未來已來

論壇不只是論壇,更是新技術、新產品的“試驗場”。不少“黑科技”展示和體驗活動也免費向公衆開放,讓大家近距離體驗科技之美,感受未來已來。

作爲中關村論壇年會配套活動之一,2025海淀戶外科普活動將於3月28日至30日在海淀公園舉辦。具身智能、大模型技術、虛擬現實等領域先進成果將與公衆零距離接觸。在活動現場市民可以與人形機器人互動,品嚐煎餅機器人、冰淇淋機器人做出的美味,體驗一場通過自己編程開展的教育機器人足球比賽,感受可穿戴的外骨骼機器人,體驗無人駕駛智能小車,現場還可以傾聽數字人講科普等。通過運用AI技術,將科學知識進行多元化的呈現,讓科普更加生動具體。

活動設置“展示區”、“互動區”、“市集區”三大板塊,圍繞生活、運動、健康、教育、農業、文化六大主題。公衆可通過海淀區科協公衆號活動推文預約參加。

免費向公衆開放的還有2025中關村硬科技嘉年華,活動於3月28日至30日每天15:00-20:30在中關村壹號舉辦。在這裡有極具科技範兒的場景互動體驗,有文化科技融合的互動打卡裝置,有商業航天展區、無人機展示、機器人表演秀,還有爲中關村論壇定製的主題燈光秀也將同步點亮。

嘉年華現場將展示AI學習工具、人形機器人、無人機、仿生機器動物、虛擬數字人、腦機交互頭環、智能社交手環、機械臂、AI視覺無穿戴動作捕捉系統、圖像專業處理軟件、AI內容創作工具等100餘種最新最前沿的硬科技產品,涵蓋了具身智能、生成式AI、商業航天、智能辦公、智能消費、3D打印、智能硬件、仿生機器人、對戰機器人、變形機器人、腦機、屏顯等衆多AI應用領域的前沿科技成果。

本版文/本報記者宋霞統籌/餘美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