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篩檢、多吃蔬果、補好菌 正腸3步驟遠離癌威脅

營養師呼籲民衆顧好腸道,可遠離疾病。圖片提供臺灣癌症基金會

生活作息不正常,易導致大腸癌上身。臺灣癌症基金會指出,針對國內大腸癌友調查,多數癌友表示罹癌前作息生活不正常,79.6%癌前常吃消夜、用餐不固定,88.9%癌友每天蔬果攝取不足,65.7%癌友罹癌前一週3天以上熬夜、睡眠不定,43.8%表示罹癌前因職業需要常加班。

國外的研究報告也指出,作息不正常與大腸癌可能有密切關係。根據今年4月知名期刊《PLOS ONE》中一篇,由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針對腸道菌與癌症的研究發現,菌相與癌症預防有正面影響。而《Cell》2014年研究也顯示,生活作息會影響腸胃道間菌相分佈。

臺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表示,生活作息會影響腸胃道間菌相分佈。腸道菌與人類共生數百萬年,醫界以基因序列分析已知3000多種腸道菌,發現許多疾病與腸道菌相有關。過去可知發炎性腸道菌、潰瘍性細菌生長會影響腸道健康,甚至變成大腸直腸癌。

賴基銘指出,改變腸道菌叢,讓好菌多過壞菌,有助降低大腸癌及其他發炎性大腸疾病風險,提醒民衆重視腸內菌相,最直接的方式是從飲食着手。

營養師李宜芳進一步說明,生活作息調整知易行難,爲讓腸道菌相保持平衡並預防大腸癌,建議民衆可從「正腸3步驟」着手:一、多吃蔬果,減少紅肉與油脂攝取。二、多攝取高纖食物或喝優酪乳補充好菌,爲腸道好菌取得優勢。三、做大腸癌篩檢與定期勤運動,減少不正常作息,以遠離大腸癌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