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發行破28億冊僅次《聖經》 IKEA用5點改變全球居家市場

全球最大傢俱商IKEA,何以走進每個人的家庭?(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蔡惠如/綜合報導

今年1/27瑞典居家業者IKEA創辦人辭世,享年91歲,在他90餘年的生涯裡創辦IKEA公司,成長成跨國企業,可負擔的傢俱價格、多樣化的居家產品、可試躺試坐的親民銷售是其特色,但要具備什麼要素,才能讓IKEA產品改變每個人的生活

▲瑞典「宜家傢俱」IKEA創始人坎普拉1月底逝世。(圖/路透社

宜家創始人Ingvar Kamprad先生出生於1926年,他在1943年創立了宜家公司,當時才17歲,據Bloomberg Billionaires Index彭博億萬富翁指數統計,Ingvar Kamprad雖然以節儉風格著稱,但他在世時資產約爲587億美元,位列世界富豪榜第8名。

截止2017年,已經在全球29個國家開設了355家門店零售銷售總額達到341億歐元,與約旦整個國家2017年國內生產總值相當,而《IKEA》型錄在72個國家累計發行量超過28億冊,是過去50年以來發行量最大的書籍,僅次於聖經的39億冊。

民主化核心設計創辦人說:「永遠貼近一般人的生活,纔會知道他們需要什麼」,以「想要追求美好日常生活的大衆」爲主客羣美觀、實用、優質、可持續且低價的完美結合,纔是真正的好設計,且人人都能夠享有。

▲美觀實用與低價的產品,纔是好的設計。(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低價策略爲了保持低價,在市中心以外選定商店位置、以折扣價購買原材料、減少銷售人員,且能讓顧客在不受壓力的情況下購物,此外,不對看不見的傢俱表面進行處理,以及平板包裝與讓顧客自己組裝的策略,都是爲了達到這個目標。

▲在非市中心設立賣場降低成本,圖爲IKEA在新莊店的餐廳 (圖/記者黃士原攝)

居家型錄像雜誌《IKEA》型錄像是一本雜誌,而非格狀的顯示價格,它提出如何佈置、怎麼做擺飾搭配的方案,提升了它的價值,感覺是一款可參考的工具書,且標示着能負擔得起的價格,而大量的發行,也左右了全球居家佈置的一塊趨勢。

▲IKEA把型錄做到像雜誌,激發居家佈置的創意。(圖/IKEA提供)

場景體驗走進IKEA賣場,有如參觀了數個朋友家中一樣,營造場景是他們銷售的重要基礎,也能真實感受處於這樣的家中,會是什麼感覺,喜不喜歡或機能性是否充足,都能一目瞭然。

▲賣場宛如一間間的住家場景,讓客戶感受佈置的魔力。(圖/IKEA提供)

創新實驗室永遠探索未來的可能性,是IKEA設立創新實驗室的一個概念,創辦人Kamprad曾對外表示:「沒有人能保證一家公司或商業理念能永遠不過時,但也沒有人能指責我沒有爲此努力過。」與聯合國難民營合作,設計出4小時可以組裝完畢的房子、改善空氣品質窗戶,對未來的可能性積極探索,也讓IKEA呈現出豐富多樣的面向

▲舉辦不同活動激發更多未來的居家可能,如日前在臺中舉辦的創意生活展,就呈現出不同主題的居家型態。(圖/IKEA提供)

►►看更多時尚資訊分享,快來下載星光雲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