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大溪水環境工程動土 盧秀燕:給市民最好的情人節禮物

盧秀燕東海大學校長王茂駿簽約,合力改善東大溪。(圖/臺中政府提供,下同)

記者鄧木卿/臺中報導

臺中市政府和東海大學合作推動「東大溪水環境及鄰近區域環境改善計劃」,在確保防洪安全下,建設礫間淨化設施,將上游廢污水全量截流,14日情人節開工,市長盧秀燕出席動工典禮時表示,完工後的東大溪,將當作情人節禮物送給全市民衆

▲盧秀燕主持東大溪改善工程動工典禮。

盧秀燕表示,東海大學是臺中重要的生活教育人文景觀場域,早期開發時對水環境概念尚未形成,數十年來東大溪總默默承受着附近住宅商業活動產生的營業民生廢污水。

▲東大溪改善工期約1年。

盧指出,工程總預算3億元,中央補助7成,工期約1年,完工後將上游廢污水進行全量截流淨化,並舉辦工作坊,進行周遭生態環境改善與營造,同時也納入環境生態教育,提供校內師生及民衆親水親綠並富有教育意義的環境,她特別感謝環保署的支持及東海大學無償提供土地。

環保署副署長蔡鴻德則說,市府水利單位近幾年表現相當好,在臺中市陸續推動20億元、18個水環境相關計劃,大部分已完成,也欽佩盧市長無縫接軌,預算不打折全力推動。

東海大學校長王茂駿提到,立委楊瓊瓔任職副市長期間,與東海大學簽署合作意向書,前內政部長鴻源也是重要推手,不到1年時間順利舉辦開工典禮,非常佩服市府團隊執行力效率,也感謝盧市長與市府團隊對於環境保護跟生態永續的重視。

臺中市水利總顧問、前內政部長李鴻源指出,東大溪環境改善計劃特點就是「公民參與」,一開始定調水循環經濟、生態的概念,也希望市府不同局處動起來,讓東海大學各系所、學生、NGO可以共同參與,讓環境教育變成臺中市的特色

水利局簡報指出,工程以水質改善爲核心,在確保防洪安全前提下,建設礫間淨化池模等水質淨化現地處理設施,爲使環境永續經營,市府透過鼓勵上游商圈餐廳裝設油脂截留器,自源頭進行污染削減,延長礫間設施壽命,並降低維運成本。

水利局表示,透過生態調查及研究,市府已於適當地點掛置貓頭鷹巢箱覆育本土薔薇,同時改善東大溪沿線具高落差的固牀工,營造生態基地串聯生態綠網,並且設置水力發電設施及環教步道,讓學子走覽東大溪水域景觀時,一併瞭解環境生態保護的重要性

►我們的美麗就用白紙黑字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