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大一國文導入ChatGPT 教導學生「如何與AI溝通」

東海大學校長張國恩。(本報資料照)

ChatGPT於去年推出後,在全球引爆生成式AI熱潮,國內不少大學也紛紛開設相關課程。東海大學校長張國恩於25日表示,大一國文必修課已於今年度改革,課程內容包含教導學生學習如何對ChatGPT提問,引導學子如何正確使用新科技,而非完全依賴。

113年全國大專校院校長會議於今日起連續兩天在臺中舉行,張國恩在專題演講「生成式AI對大學教育之衝擊與轉型」當中提到,生成式AI已充分應用在建築、人文、設計等各項領域,不再侷限於資訊與工程項目。

對於大一國文課廢存,近年來時常引起師生爭論,張國恩說,校內大一國文課已於今年啓動改革,爲了讓學生能正確使用AI,因此將兩者結合,除了將教授學子如何使用ChatGPT問問題、溝通,配合課程也製作文本生成器使用教材,提供師生學習使用。

不過,張國恩也提到,生成式AI必然也帶來負面衝擊,包括引發數據隱私和資訊安全等問題,以及學生過度依賴這項新科技,習慣使用,恐怕影響學生的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再加上生成式AI提供資訊很有可能有誤,學生若無法分辨真僞,將造成負面影響,因此教師應該進行專業發展,才能帶動並協助學生個別化的學習。